当前位置:

提升和农民交流的能力

来源:湖南日报 作者:朱永华 编辑:洪政 2017-03-19 10:00:40
时刻新闻
—分享—

  朱永华

  “和教书先生讲书,同农民讲喂猪。”这是民间的老话,意思是说话要看对象,否则话不投机,难以达到交流的效果。然而,时势变迁,语境转换,抱守老观点、旧思维开展“三农”工作就会出“洋相”。

  不久前的一段回乡经历,就让笔者有新的感悟。因为想着和乡亲拉近距离,加深感情,所以尽量扯一些旧时记忆里的人和事:以前章二伯家喂牛很出名,现在还喂不?现在一亩田的收成有多少?得到的回应却不是想象中的热乎,他们不断打岔要求讲点别的:“去外面做工哪个城市工价最高?”“几百亩山地租出去划不划算?”“怎么样才能够通过政府资助和村民‘众筹’把自来水搞起来?”更让人惊奇的是,大家对国际国内时事也很感兴趣:美国新总统在美墨修一堵墙、朝鲜半岛局势紧张、供给侧改革对企业用工有没有影响等,似乎当下的热点问题都没有落下。特别是年轻人,开玩笑也是用的网络上的最新词语和“段子”。相形之下,我这个“城里人”显得有些不入流了。

  想来也是,普及网络和智能手机后,物理概念上的距离感便变得更加模糊,加上常年外出务工经商,人员流动,现在农村里的年轻人,见识可一点也不比城里人少。越过温饱线的当下农村,人们考虑得更多的是如何发展得更好,如何进一步提高生活质量,如何让自己的合法权益得到保障。与农民对话,做农村工作,还真得转变和农民的交流方式,把话题和工作思路落在他们的关切点上。

  今年中央一号文件再一次聚焦“三农”问题,预示着一场关系全局的新的变革即将在农村展开。农村、农民、农业,归根结底会通过农民这个主体来寻求革命性的突破,从而实现农村生产力新的解放。如果没有探寻到与农民沟通的适当途径,就会让一切宏伟计划遭遇无形的阻力。

  因此,与农民的“对话”,须熟知农村情况,找到农民的痛点、知晓他们的难点和兴奋点,清晰把握农民一家一户的“小目标”与“富饶美丽幸福”大愿景的切入点、契合点在哪里?只有找准了和农民对话的切入点,才能让所有与农村相关的工作找到“落脚点”“着力处”。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农业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