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桑植洪家关白族乡:红色沃土上的美丽乡村

来源:湖南日报 作者:陈昂 李湘阳 编辑:童妙 2016-10-08 09:31:17
时刻新闻
—分享—

俯瞰洪家关白族乡,规范整洁,民族风貌明显。通讯员 摄

  湖南日报记者 陈昂 通讯员 李湘阳

  8月下旬,记者随同省民宗委的同志,走进贺龙元帅的故乡——桑植县洪家关白族乡。

  这里的山上,生长着清一色的苍松翠柏,笔直挺立;山下的玉泉河,蜿蜒流淌,穿城而过,飞檐串角的青瓦白墙林立两岸,宽阔的沥青马路连接着一栋栋特色民居。

  洪家关白族乡乡长彭自祥介绍,2014年前,这里的道路一片泥泞,老百姓戏称为“猪屎街”。道路两旁的老式砖木房屋,也是破败不堪。2014年初,洪家关被纳入“美丽乡村、精准扶贫”建设项目。通过两年的建设,2.2万平方米集镇道路全面实现白改黑,2.2万平方米白族民居旧貌换新颜,构成了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洪家关最为著名的地标建筑,当属贺龙故居与贺龙纪念馆。贺龙故居是一栋坐北朝南、四扇三间的普通木房,门首红底金字匾额上的“贺龙故居”四个字为邓小平同志手书。贺龙纪念馆是一座四合院式建筑,毗邻故居,平面图近似一把巨型菜刀,隐喻贺龙当年“两把菜刀闹革命”,大门上首的“贺龙纪念馆”几个烫金大字,为江泽民同志亲笔题写。

  贺龙故居门前的玉泉河上,有一座风雨桥——“贺龙桥”。此桥原名永安桥,由贺龙曾祖父、祖父修建而成。1916年春,贺龙在这桥头成立桑植讨袁民军,被推为总指挥;1935年冬,又是在这座桥上,贺龙辞别家乡父老,率部开始长征。今天的洪家关人,夏夜总会惬意地坐在桥上,轻摇蒲扇,避暑纳凉。斑驳的木质桥板下,玉泉河静静流淌,似乎在讲述洪家关的沧桑变化。

  洪家关白族乡还是闻名的“民歌之乡”。在这里,你偶尔能遇到身着民族传统服饰的白族女子,她们带着甜美的笑容,为远方的来客轻唱一首民歌,圆润的嗓音、空灵的歌声,余音绕梁,久久不绝。

  贺龙桥的另一头连接着桑植烈士陵园。在南昌起义中,贺龙率领的国民革命军第20军为骨干力量,这支近万人的队伍中,有三千将士是桑植子弟。为纪念这些革命先辈,后人修建了“桑植魂宝鼎”,寓意革命烈士英魂永存。

  今年,为进一步推进西线旅游计划,强化洪家关白族乡旅游基础建设,丰富旅游内容,优化旅游环境,洪家关白族乡修建了游客服务中心、生态停车场、文博楼、幼儿园、老年活动中心、农家客栈,提质改造红军桥,修建贺龙湖、接龙桥、玉泉河三级景观坝、大棚蔬菜餐厅、泉峪山体公园等设施,实施“红军体验园”、“重走长征路”建设项目,发展了130多亩的现代农业绿色果蔬开发基地,形成集生产发展、观光体验、农业科普、餐饮旅游于一体的旅游区。如今的洪家关白族乡,已是红色文化兴盛、旅游经济繁荣、生态环境优美的美丽乡村。

来源:湖南日报

作者:陈昂 李湘阳

编辑:童妙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三农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