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嶂为城,以溪为池,百里封疆常对青山绿水;与父言慈,与子言孝,千村烟火时来白叟黄童”。这是清朝康熙年间石门县令许湄勾勒出来的石门生态文明景象。
“洞庭波光,尽是壶瓶倒影;湖湘江河,皆得飞瀑留形。敞武陵垅铺黄花,临桃源柳染嫣红……石破天惊,千秋彩门,古今归兮!”这是今天的石门文化人在《石门赋》中的一段感慨。
历史背景不同,而古今石门人对于生态文明的认识和实践却如出一辙。特别是近些年来,在实践生态文明的大道上,石门县留下了一串串脚印,破解了一个个难题,交出了自己独有的美丽答卷。青山绿水,像一枚闪耀的勋章,挂在这座湘鄂边界重镇的胸前。
从禀赋到坚守
保生态就是保基础
石门位于湖南省西北部,处湘鄂边陲,属武陵余脉,西北部矗立着湖南省最高峰壶瓶山,海拔2098.7米。自壶瓶山而下西北向东南地势逐渐倾斜,澧水、渫水、沱水、道水等236条大小河水纵贯县境,像一条条飘逸的彩练盘旋群山之间,将石门打扮得婀娜多姿。
如何保住绿水青山,保持“打开石门”后的绿色发展,成为这个县多年来认真思考、严肃对待的课题。他们这样作答:
1998年10月,石门县委、县政府出台《关于大力保护森林资源全面封山植树退耕还林的决定》,全县32.5万亩25度以上坡耕地全部退耕还林,取缔68家非法木材交易市场和木材加工厂,石门因此成为全省全面封山禁伐第一县。
2004年,石门县先后出台《关于建设生态石门的决定》、《关于继续实行封山禁伐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等文件,生态立县发展战略正式迈开大步。当年,石门在常德市率先成为国家级生态示范区。
2006年,石门开始编制《生态县建设规划》,2008年进行修编,2009年10月经县十五届人大常委会十六次会议审议批准,以人大决议的形式将生态优先理念转变为全民意志。
2013年以来,石门先后出台《关于实施生态立县战略加快建设生态石门的决定》、《石门县生态立县三年行动计划》等文件,作出了“从2014年起至2018年启动新一轮封山禁伐”等规定,从节能减排、循环经济等十个方面提出了生态立县行动计划。
2015年8月,石门县委第十一次全会,把“生态立县”作为“五大战略”首位来实施,把“保护生态环境,建设美丽石门”作为“十件大事”之首来推进,提出到2020年,把石门创建成为国家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
2016年8月,石门县第十二次党代会提出,努力打造宜居滨水新石门:以生态修复、节能减排和环境治理为重点,加强生态建设;以提升城镇品位和承载功能为重点,加强城镇建设;以改善农村环境为重点,加强美丽乡村建设,倾力打造品质之城、魅力之乡和美丽村居。
……
多年来,尽管石门县决策层换了几轮,但绿色生态牌始终高举,没有掉棒,没有褪色!
该县制定了《生态保护红线划定方案》,细化全县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湿地公园、地质公园、生态公益林、生态敏感区等生态红线,其中二类以上管控区占全县面积的65%。为了防治畜禽养殖污染,他们划定了畜禽养殖的禁养区、限养区、适养区,与全县326个规模场户签订畜禽养殖污染防治责任状,目前已全部治污达标。为了让老百姓喝上放心水,2008年开始,石门在常德市率先实施水库禁止投肥养殖,全县水库水质得到了明显改善,90%以上水库水质达到Ⅲ类水质标准;同时,筹集资金5.81亿元,解决了58.12万人农村饮水不安全问题。为了深化老百姓生态创建意识和实践,过去五年,该县筹集资金3.1亿元,积极开展各类生态补偿。
石门县委书记谭本仲说:“我们将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新理念,以‘打开石门、登上壶瓶’为指引,扎实推进生态立县、产业强县、城镇兴县、旅游活县、交通先行五大战略,全力办好十件大事,为决战决胜全面建成小康和武陵山片区经济强县开好局、起好步。”
从整顿治理到综合利用
做好“加减法” 念好绿色经
曾几何时,石门一度是远近闻名的产砖大县,共有粘土实心砖生产厂家24家,年创产值3000万元左右。2014年,石门“壮士断腕”,对24家砖厂实施关闭,成为湖南省首个全面取缔粘土砖厂的县。现在,该县县城规划区内新型墙材应用比例达90%。据统计,新墙材的推广使用可节省3万吨标煤,节约耕地825亩,利用废渣15万吨,减少二氧化碳0.0725万吨。
近年来,该县依法关闭了57家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五小”企业,对18家重点工业企业进行了污染源达标治理,完成了60多个污染源治理项目。仅2014年,就关停11家煤炭企业和34家非煤矿山企业,显示出石门的态度和决心。
2015年1月,该县对不正常运行环保处理设施超标排放水污染物的某矽砂矿直接责任人依法予以行政拘留,并处罚金6.3万元,首开常德市因污染环境违法行政拘留的“第一单”。
2016年8月,该县对磨市镇横铺村一小化工作坊涉嫌污染环境罪的3名嫌疑人刑事拘留,成为常德市首例环境违法刑事案件。
在做好生态“减法”的同时,石门也全力做好生态“加法”。特别是在工业项目上,延长产业链、发展循环经济已成为一大亮点。
作为常德市首批旗舰企业,大唐、华电石门公司通过对电厂排放的粉煤灰进行综合利用,将其浇注、蒸压成新型墙体建筑材料,每年粉煤灰消耗量为30万吨,节约标煤4500吨;利用电厂尾水资源兴建石门华骏循环水发电公司,总装机容量3000千瓦,年发电量2000万千瓦时;配套脱硫系统,把废气二氧化硫变成脱硫石膏,每年可生产脱硫石膏10万吨。
对于传统水泥企业而言,生产废气往往是从烟囱直接排放,而石门海螺水泥公司则不然。该公司利用窑尾余热配建1.8万千瓦低温余热发电系统,把废气余热变废为宝。从2009年并网发电以来,每年发电量约1.38亿千瓦时,节约标煤约5万吨,可减排二氧化碳约12万吨。
石门海创环境工程有限责任公司与石门县政府签约合作,投资建起了“石门县利用水泥窑协同处理生活垃圾项目”,对城乡生活垃圾进行无害化处理,垃圾焚烧产生的热能用于发电,废渣全部用于水泥生产,整个过程无二次污染,对垃圾处理实现了“吃干除尽”。该项目自2015年11月投产以来,已累计处理生活垃圾3.2万吨,节煤1800余吨,减排二氧化碳5000吨。
一个个循环经济企业,一个个节能降耗项目,支撑起了全县生态工业经济的大梁,仅石门经济开发区的循环经济项目已发展到20多个,年产值10亿多元,约占园区工业总产值的10%。
从垃圾分类到全环境治理
打造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升级版
石门是个农业大县,农村垃圾问题不容忽视。2013年,该县开展了农村环境卫生综合治理“百日集中行动”,在全县范围内打了一场针对陈年垃圾的歼灭战,清除处理了陈年垃圾1万多吨,全县农村环境面貌焕然一新。
同年,为了巩固农村环境整治成果,该县在农村推行垃圾分类减量处理模式,按简易三分法将生活垃圾分为餐厨垃圾、可回收垃圾、有毒有害垃圾,家家户户配备一池一桶两筐,餐厨垃圾先入桶再入池沤肥,两筐分别放置可回收垃圾、有毒有害垃圾,可回收垃圾卖掉,有毒有害垃圾由村保洁员定期收集,交环保部门统一收运处置。数据显示,垃圾分类减量处理模式一经推行,效果立竿见影。楚江街道荷花社区实行垃圾分类减量处理前,6个农业组每天产生垃圾1600公斤,而现在每天垃圾量仅为原来的30%。
趁热打铁,石门不断健全城乡垃圾长效管理制度。2014年,出台了《石门县城乡一体化生活垃圾治理规划》,明确了全县垃圾治理新思路:即在源头推行垃圾分类减量,在中途增强垃圾清运能力,在末端实行垃圾无害化处理。
但是,偏远的石门西北山村还没有建起垃圾转运站、垃圾压缩站,无法实现规划目标。
为解决这一问题,去年11月,石门县与中联重科签订湖南省首个县域全环境治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双方采用PPP模式,推进石门城区清扫保洁和县域垃圾收运体系建设。今年5月,这一项目正式奠基。该项目将在石门比较偏远的9个乡镇首先布局垃圾转运站压缩站,然后将近郊10个乡镇原有的垃圾转运站进行升级改造,垃圾日产日清,避免二次污染。此外,项目还将新建刘家湾大型垃圾水平式压缩转运站,并将其打造成为集压缩减量中转、样板展示、互联网监控中心“三位一体”的样板工程。
截至目前,全县已有16个乡镇获得国家级生态乡镇命名,6个乡镇通过国家级生态乡镇现场考核验收,涌现出省市级生态村307个,生态村占全县行政村总数的93.6%。石门还先后在全国生态创建培训班、湖南省生态创建暨自然保护区管理工作会议上介绍经验。
石门县长郭碧勋说:“要让三、五年后的石门,成为湘鄂西边界地区一座环境最优美、空气最清新、城乡最干净,到处都能看到青山绿水、碧湖蓝天,到处都有鸟语花香的宜居宜业新山城。”
来源:湖南日报
作者:李飞
编辑:童妙 实习生 吴紫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