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不施肥不打药 海归小伙们的“新种田术”

来源:长沙晚报 作者:胡益虎 编辑:童妙 2016-11-09 08:48:27
时刻新闻
—分享—

王洪健从日本留学归国,选择了在父亲的老家金井开始推广自己的新种田术。长沙晚报记者 邹麟 摄

  在长沙县最高峰龙华山脚田野,农民在此一代代耕作延续了千年。一群留学回来的青年人却在这里建起了示范田开展试验性耕作,教农民如何重新种田。如今,这里成为原生态农业的新时尚展示田,也成了原生态有机垃圾循环处理的推广之地。

  新理念:动植物才是“农民” 我们是服务生

  长沙县金井镇观佳山村,空气中还飘荡着淡淡的清香。一早,扬言要教农民重新学习种地的海归团队的领头人王洪健就在他的400亩种植园里忙得热火朝天了。

  “我们不是农业的生产者,动植物才是农业的生产者,我们只是服务者,要做的就是要让农作物和家禽、牲畜吃好睡好玩好。”这是王洪健“新种田术”的核心理念。记者在试验田里看到,种植园面积并不大,却按照某种结构和关系分布稻田、鸡舍、菜地、鱼池。“在我们看来这些作物和禽畜是一个自然界创造的完美的共生系统,不需要外界的农药、化肥、抗生素。”

  在被称作“稻鱼共生系统”的水稻田里,稻田与一圈约一米宽的土坡水渠相通。“鱼养在稻田里,以田虫为食为稻除虫,而鱼粪就是回馈给水稻的肥料,活跃的稻花鱼是无农药残留稻米的最好证明。”稻田左边鸡舍被设置了一个更复杂的共生系统:“这块土地被栏网分成两块,轮流种菜和养鸡。”枣树下种菜,土壤可以分层利用;散养鸡在土地上干除草、除虫、施肥的“农活”。被“耕耘”过的土地来年再种新鲜蔬菜。王洪健为记者算账:这块地一年一亩地综合产出可达两万多。而传统农民种一亩地收入约千把块。

  新变化:从好奇到惊讶 老农重新学种田

  王洪健在日本呆了五年读计算机和国际贸易双硕士。“在打工时就特别关注餐饮,发现发达的日本农业反而很土。”2011年,王洪健从日本留学归国,在长沙市一所知名中学国际部呆了一年多就毅然辞职,选择了在老家金井开始推广自己的新种田术。团队中有5名博士、10名硕士组成的海归团队提供“头脑风暴”,三态农业理念的创始人叶正华提供理论支持。

  “喝过洋墨水的城里娃子跑到我们偏僻的乡里教我们种地?”不少“吃瓜”群众是抱着看笑话的心态田边看热闹。试验田里的禽畜作物一天天成长,附近农民的表情由好奇、不解变成了惊讶。“你们露天养的鸡为什么淋雨不生病?”“我们的鸡舍臭到人不敢进,你们的鸡舍怎么没有臭味?”

  “我们的试验田没有秘密,全部对外开放。”王洪建告诉记者,他们专门雇佣40多本地农户,让他们了解全过程。今年10个月,这里已经接待了上千人次的参观者, 不少外地的农户甚至永州、岳阳、怀化、湘西的乡镇干部也前来观摩。“我们已经和湘西达成协议,作为扶贫技术支持单位将我们的耕作理念引入到了十八洞、侗木寨等扶贫村。”

  新环保:合理处置 垃圾都能各尽其用

  300只鸡生活在一间鸡舍为何不臭?记者在鸡舍里看到,用废弃的谷壳和木屑经过处理做成了鸡舍的床垫,“鸡粪落在这个生物床上,两个小时就被分解,这些用过的‘鸡床垫’还可以作为有机肥种菜。”王洪健的理念得到了当地政府部门的支持,一种农家餐厨垃圾污水净化系统已经在金井镇镇政府见效。在农舍后的三个看似普通的水池可以通过“两级沉淀三级分解”实现自然循环。金井镇生态办主任刘小兰告诉记者,餐厨污水流入一级沉淀池后油污浮在水面而残渣沉淀,中间清水水层虹吸进入第二个池。而池中的鲶鱼和龙虾消化掉“残渣”,水生植物净化点水面油污,循环两次,流回大自然的就是自然净化后的水。

  “我们正在把这种实用的新方式纳入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减量管理,在全镇推广这种小型污水净化池。”刘小兰说,全镇农村环保合作社有偿回收有害垃圾;民间废品回收公司回收可回收垃圾;农户自行将可降解垃圾堆沤及作燃料等垃圾处置方式,实现垃圾减量率85%左右。

来源:长沙晚报

作者:胡益虎

编辑:童妙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三农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