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北京土肥工作站农技创新路 从“测土配方”到“智慧土肥”

来源:农民日报 作者:孙鲁威 编辑:童妙 2016-11-22 09:33:04
时刻新闻
—分享—

  “北京市土肥工作最大的创新是什么?”北京市土肥工作站站长赵永志不假思索地回答记者:“我认为是我们提出了‘耕地质量红线’这个理念。”十多年的土肥工作实践,对于赵永志和北京市土肥工作站来说,就是一场以现代农业为目标的长征,从技术推广创新到技术理念创新,一路走一路收获,成果令人惊叹。“测土配方”起步,“智慧土肥”升级,把技术做成了学术,把农田做成了学校,而其中的机制创新突破,则是他们最大的贡献。

  “测土配方”铺垫

  “北京土肥工作历来坚持创新理念。我们的创新不仅是技术与产品的创新,更有理念观念、服务模式、路径机制的创新。农技推广的创新其实就是技术简化、物化的过程。”正是因为对创新有着清晰的认识,“北京土肥”成为北京市现代农业的引导力量。

  1998年,赵永志任北京市土肥工作站肥料室主任。当时正值北京农业结构调整,土肥站的工作重点转向设施农业,包括土壤培肥、水肥一体化、二氧化碳新型肥料应用等技术的推广。赵永志在顺义区大孙各庄和通州漷县开展了红提、大桃、葡萄反季节栽培实验。3年后,大桃、葡萄的上市时间提早到“五

  一”前后,而“圣诞玫瑰”使北京在圣诞期间还有葡萄可采摘。当时反季节栽培的红提、葡萄亩增效益万元以上,北京的采摘农业就这样起步了。

  2000年,北京推广种植的紫花苜蓿因施肥问题品质下降。豆科植物需要保磷增钾减氮,特别是增加钼元素,以提高蛋白质含量。土肥站推出了“测土配方+专用肥入户+技术田间指导”的套餐服务。“紫花苜蓿优质高产配套栽培技术示范推广”获北京市农技推广一等奖。通州区永乐店镇的农民爱种黄桃,后来品质退化也不肯放弃祖辈的遗产。土肥站通过土壤检测,给出了调整土壤盐碱度的配方,黄桃保住了。“优质粮经饲作物无公害诊断施肥技术推广”获国家农牧渔业丰收计划二等奖。有机肥生产、化肥利用率等研究示范也先后获奖,北京土肥工作跃上新台阶。

  2006年,北京市正式启动农业部测土配方工程并列入市政府“折子工程”。到2012年,北京市配方肥和有机肥财政补贴超过10亿元,全市主要作物实现了测土配方全覆盖,一时成为农技推广奇迹。测土配方施肥工程的启动,是一次测土配方技术的大宣传、大培训、大示范、大参与。土肥站创新技术推广服务方式方法,形成了五种配方肥服务模式:一条龙式、站企结合式、连锁配送式、农资加盟式和科技入户式。“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推广应用”分获北京市农业技术推

  广一等奖和农业部丰收一等奖。

  通过实施测土配方工程,赵永志完成了四大创新体系建设:测土配方施肥技术体系、土壤资源管理信息系统、农田养分资源综合管理技术体系和产学研推企多元化综合服务体系。四大体系的建设与应用推动了“数字土肥、生态土肥、智慧土肥”理念的构建。

  “智慧土肥”唱戏

  2012年5月29日,《经济日报》刊发了赵永志《耕地质量也要确定“红线”》的文章。他的呼吁引起国家层面的重视。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耕地有数量红线,也要有质量红线。这为我国全面实施耕地质量建设指明了方向,也让赵永志信心倍增。这一年,他领衔的相关研究项目获得五项各类科技进步奖。

  测土配方工程的意义绝不限于农产品质量安全,更在于树立全民的生态安全理念。赵永志把测土配方技术升华为生态土肥、数字土肥、智慧土肥产品。他一方面通过各种媒体和渠道大力宣传,一方面通过有机培肥、测土配方施肥、生物覆盖、水肥一体化、保护性耕作、土壤修复等技术的推广和现代基础建设工程、北运河面源污染治理工程的实施以及耕地质量监测与评估等项目的具体运作,让“智慧土肥”理念落地。

  “智慧土肥”实际上就是运用信息技术,实现土肥生产环境的智能感知、预警、分析和专家指导。“智慧土肥”科技创新活动迅速兴起,一大批高效、生态、安全型技术和技术产品在京津冀地区迅速推广应用。农户登录“北京市土肥信息网”3分钟,就能打出一份测土配方的“电子处方”,其背后依托的“北京市土肥数据库”,是土肥站与中国农大合作4年完成的,2009年建成使用,到2013年广泛普及。

  记者在鑫诚缘草莓种植合作社看到的是草莓循环式水肥一体化技术模式,它由控制系统、浇灌系统、栽植系统3部分组成。据测算,这种栽培技术每亩用水仅为40.9吨,用肥45.5公斤;与传统滴灌式水肥一体化栽培技术模式相比,每亩节水近90吨,节省化肥14.5公斤。正是“智慧土肥”的支撑,京郊农产品开始优质高端起来。黄桃一个10元供不应求,昆利苹果采摘价每斤15元门庭若市。

  2015年8月,京津冀三地土壤肥料系统土肥水协同发展创新联盟成立,这是京津冀智慧土肥一体化进程中的重要一步,也是北运河治理与首都生态园建设的结果。土肥站创新了点面结合、上下联动、综合治理、宣传推动、政策带动、技术落地、重在成效的长效化、常态化推广模式。自2009年至2015年,重点推广了4种肥料面源污染防控技术模式,成效卓著。目前,他们正在编制《京津冀土肥水科技发展规划》,要把“智慧土肥”做大做强。

  今年5月31日,国务院出台了《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赵永志说,土肥工作创新永远在路上。

  “五大理念”定调

  党的第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在五大发展理念中,创新发展理念是方向、是钥匙、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赵永志对此备感振奋。他说,有五大理念定调,创新的舞台必将异彩纷呈。

  2000年以来,赵永志主持部市级重点科技项目50多项,获部市级科技成果奖26项,还有实用发明专利10项,参与农业标准制定8项。在国家级重点刊物发表论文70多篇,出版技术专著12部。他还有30多项兼职,40多项荣誉。2015年,他荣获“全国劳动模范”称号。他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意识,把农技推广做得很高调,把土肥工作搞得很张扬,把中国的农业技术推广打出了国际影响力。

  培养创新能力是赵永志作为站长的要职,他用机制创新培育创新人才。他们与中国农大合作密切,共建的都市农业科技小院引人注目,与南京农大的有机肥产业化研究,与北京农学院的畜禽粪便无害化处理利用研究,都获得国家级奖项。而国外交流合作也顺利开启,应联合国粮农组织邀请,赵永志去年参加了国际土壤年活动。与多个国家的科研教育机构展开了合作交流。土肥站近年先后有60余人次前往欧美10多个国家和地区进行学术交流。

  土肥这个平台越来越宽广。从创新站院式、站企式、站社式、站镇式、站站式的业务合作模式到形成站区合作、站校合作、站中心的横向合作平台,土肥站全面拓宽了农科、教、推、企、基地等各单位合作广度。在这个过程中,赵永志不仅为土肥工作站培育了人才,更为土肥行业凝聚了力量。这个平台通过100多项国家、部市级重点科技项目的实施,一大批年轻人成为成果获得者。而通过成果在全国推广应用,新一代土肥人正在成为现代农业发展的中坚力量。

  如今,他们正在实施“11、22、33、66”工程,耕地质量管理立法和肥料安全与管理立法也有了时间表;面源污染治理工程、测土配方施肥工程永远在路上;蔬菜标准园建设、粮食高产创建、特色农产品生态园建设不断推进;耕地质量的科普与宣传培训也都制度化;而绿色有机农产品生产、低碳循环、休闲观光、家庭阳台农业等技术的普及,是不是让消费者感到生活是如此的美好?

  北京农业,已经开启了“质量说话”的时代。让我们向“赵永志们”致敬!

来源:农民日报

作者:孙鲁威

编辑:童妙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三农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