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新技术育出来的秧就是不一样”

来源:农民日报 作者:杨娟 编辑:闵美颖 实习编辑 袁千惠 2017-04-12 10:32:33
时刻新闻
—分享—

  “这秧真好,出秧整齐,长得粗壮,用新技术育出来的秧就是不一样!”日前,湖南省长沙县金井镇王梓园村同展农机专业合作社内,不少农户围着刚育出的秧苗啧啧称赞。

  农户所说的新技术,即是水稻机插秧密室叠盘快速催芽齐苗技术,由中国水稻研究所研发、湖南省农委组织推广。

  为何要力推此项技术?湖南是水稻生产第一大省,尽管从去年起,湖南对粮食产量没有设硬指标,但在该省农委主任刘宗林看来,无论方式如何转,结构怎么调,绝不能把粮食生产的优势调没了,湖南必须坚持把稳定发展粮食生产放在突出位置,要采用新技术、开创新模式,达到稳定粮食产能、转变生产方式、提高粮食生产品质效益的目的。

  “采用水稻机插秧密室叠盘快速催芽齐苗技术,能有效解决传统水稻机插秧存在的出苗时间长、出苗不整齐、机插漏秧率高、产量不稳定等诸多难题,是新时期稳定发展水稻生产的新抓手和突破口。”湖南省农委粮油处处长戴魁根向记者介绍。

  从“大棚出苗”到“密室出苗”——恒温恒湿避免天气“不给力”

  秧好半年禾。然而,从今年2月底开始,湖南大部分地区连下了30多天雨,而这正是早稻育秧的关键时间。“幸亏有了密室叠盘快速催芽齐苗技术,让秧苗在阴雨天里也能长得这么壮。”长沙县黄兴镇车马村的种植户易洪告诉记者,如果按照以往传统的直接播撒或者“赤膊育秧”方法,早就烂种烂苗了,早稻生产只能“泡汤”。

  在长沙县同展农机专业合作社的工厂化育秧生产线上,记者感受到新技术、新设备给育秧带来的“大不同”:悬置的航吊装置一次性能浸1500斤种子,只需一个人操作,相比过去一次浸30-40斤种,5-6个劳力同时工作,效率大大提高;高速播种流水线上,全自动添加基质、播种、盖土、喷水、消毒、叠盘一条龙服务,一分钟即可完成数盘;随后,育秧盘被批量转移至智能密室进行催芽,置于密室中的秧盘,在温度32℃、湿度95%的恒温恒湿条件下,催芽48小时后,再转至大棚炼苗。

  “机插秧对秧苗的要求极高,以往常规方法育出来的秧,出苗不齐易导致卡机,让机插秧的质量和效率大打折扣。”湖南省农委粮油处副处长钟武云介绍,将大棚出苗升级为密室出苗,出苗环境封闭不透光,智能控温控湿效果好,受热均匀,不受外界天气影响,出苗快速且非常整齐,比传统方法缩短2-4天,节时10%以上。

  钟武云告诉记者,密室叠盘快速催芽齐苗技术在农艺上的关键性变革是改催芽后播种为播种后催芽。这一顺序的变革,让播种、催芽、出苗一气呵成,不像传统方法催芽与出苗在不同的环境下进行,避免了对芽谷的多次折腾,导致伤芽伤根、芽谷下落困难、芽和根上下颠倒等问题,有利于种子的生长和出苗,成秧率提高10%左右,机插缺蔸率降低了一半以上。

  从“买种子”到“买秧盘”——

  “1+N”育供秧模式去除农户“心头患”

  新技术如何让农户看得见、摸得着、用得上?湖南省农委采取“1+N”集中育供秧模式,即利用全省建成的90个水稻育供秧示范中心,在58个项目县实行工厂化代育秧,一个育秧工厂以N种形式满足N位农户的育秧需求。

  “我们过去买种子自己育秧,现在既可以购买刚催芽的秧盘、刚齐苗的秧盘,也能购买直接待插的成秧秧盘,省去了自己育秧的各种麻烦,解决了我们多年来的烧包、滑壳两大‘心头患’。”在长沙县同展农机专业合作社购买秧盘的易洪说。

  在3月16日的育供秧订购会上,农户们参观了工厂化育秧现场之后,当场与同展农机专业合作社签订供秧45万盘(约1万亩大田)。合作社理事长黄龙告诉记者,尽管这些天来一直马不停蹄地赶工,但由于今年生产能力有限,最终只接下24万余盘的育供秧订单。早稻育秧一结束,黄龙打算增加200万元投入,将育秧规模扩大到供秧能力1万亩以上。

  新技术的推广离不开引导和示范。位于洞庭湖腹地的产粮大县南县在财政并不宽裕的情况下,在省财政的基础上,县级拿出300余万元,在青树嘴镇三新村建成一个工厂化水稻育供秧示范中心,为周边4个村庄5000多亩大田提供育供秧服务。

  今年做给农户看,明年农户跟着干。记者在育秧示范中心采访时,正赶上南县其他乡镇的农技推广站站长利用周末时间带着农户现场学习水稻机插秧密室叠盘快速催芽齐苗技术。南县农业局粮油站站长聂泽民告诉记者,新技术逐渐取代传统的直播和抛秧,不仅使早稻育秧更安全、快速、质优、高效、简便,对整个水稻产业的发展也大有裨益。

  “直播的自然风险大,农户为了规避风险、抢抓时间,中晚稻通常使用成熟期短的早稻品种,产量和米质都受到影响,而采用水稻机插秧密室叠盘快速催芽齐苗技术,有助于推广中晚熟的优良品种,有助于稻谷增产提质。”聂泽民解释道。

  “从今年的势头和效果看,建设叠盘快速催芽齐苗智能密室,推广‘1+N’育供秧模式深受农户和农技人员的认可和称赞,明年需要财政继续给力,争取建设100个智能密室,让新技术更好地落地生根。”戴魁根说。

  本报记者杨娟

来源:农民日报

作者:杨娟

编辑:闵美颖 实习编辑 袁千惠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三农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