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共筑命运共同体 农业援外在行动

来源:中国农业新闻网-农民日报 作者:白锋哲 吕珂昕 卢静 编辑:黄舒婷 2017-12-20 09:07:25
时刻新闻
—分享—

  编者按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坚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人类问题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2015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非合作论坛约翰内斯堡峰会上对世界庄严宣布,在未来3年派遣30批农业专家组赴非洲,示范推广中国农业技术,助力非洲农业现代化。在商务部的大力支持下,农业部积极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外承诺,取得显著进展。

  援外农业专家们牢记使命,切实践行真实亲诚、传授中国技术、传承中非友谊。他们告别家人,跨山越海、坚守异乡,为非洲人民带去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和理念;他们挥洒汗水、贡献智慧,一心挂系非洲人民的粮食安全和减贫问题;他们树立了中国负责任大国的良好形象,是中国担当的最佳代言,也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桥梁和生动体现。

  在新的一年即将来临之际,在新的援外项目再度启动之时,让我们再次回望过去两年里那些温暖的援外故事,重温那一幕幕打动人心的瞬间。本版报道的专家只是援外农业专家的代表和缩影。在这里,向所有援外农业专家们致以深深的敬意!

  本报记者白锋哲、吕珂昕、卢静采写

  杨华德:让杂交稻播下中非友谊种子

  “我已经和尼里吉拉约好了,下期援非项目我还报名参加!”从2015年11月19号来到布隆迪,到2017年11月19号回国,四川威远县农林局高级农艺师杨华德在非洲布隆迪度过了两年的时光。

  这两年在他的带动下,专家组开展水稻改良式旱育秧试验、示范项目,其中川香506号杂交水稻创造了非洲高产记录,成为了东非乃至整个非洲率先审定的第一个中国杂交水稻品种……“他们在推广杂交水稻领域所取得的成绩,给我们国家的粮食安全带来了光明前景!”非洲布隆迪农牧部部长DeoGuideRurema博士这样评价道。

  作为联合国宣布的世界最不发达国家之一,布隆迪国家收入的70%来自农业,但由于农业基础设施落后,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很低。

  在两眼一抹黑的情况下,杨华德带领组里的专家开始了布隆迪全国范围的调研。“两个月的时间,车胎都爆了好几次,我们几乎跑遍了整个布隆迪。”杨华德说:“调研一结束,我们就计划在非洲种水稻!”

  在非洲种水稻,这个决定让包括中国专家在内的所有人心里都有点犯嘀咕,毕竟布隆迪当地稻田产量低效益差,是公认的“赔本生意”,但杨华德却决定坚持。于是在没有优质高产的水稻品种,也没有开展过任何相关的示范试验的情况下,杨华德一方面从中国四川引进水稻优质品种,一方面在布隆迪推广水稻试验、示范项目。“我们在四个示范点连续进行三期示范工作,其中川香506示范产量达到10.5吨以上,Y两优900亩产高达924千克,创造了非洲高产记录。”

  示范田让当地农户尝到了甜头,也使布隆迪各方看到了水稻增产的巨大潜力。随后,专家组扩大了水稻示范工作,2017年11月15日,川香506审定发布,成为中国杂交水稻在东非乃至整个非洲第一个审定发布的品种。

  中国的杂交水稻成了非洲的“致富稻”。在示范区经常会有这样的场景:当地农户种植的矮小稻田旁,中国杂交水稻示范田的长势非常好。45岁的稻农尼里吉拉·费迪南德钦佩而羡慕地说:“中国专家的先进技术确实很厉害,我们很感谢他们能够把这么好的种子和技术带到非洲。”

  带去了先进的品种,手把手地指导种植技术,示范中心的工人们早已把这位杨专家当成了中国来的“老师”。

  “尼里吉拉结婚的时候邀请了我参加,他说如果没有中国专家,就没有这场婚礼。其实这是我的工作,也是我作为一个中国人的使命。我们把先进的技术带过来,也想把祖国人民的关心温暖带过来。”在非洲炎炎烈日下晒得黢黑的杨华德说到这里,露出了憨厚的笑。“人人都是外交家嘛。我相信我们的援外工作,才只是‘小荷才露尖尖角’,还有好戏在后头呢。”

  肖仁荣:援非是使命也是梦想

  “生下来了,母子平安!”在距离中国13000多公里的吉布提阿尔塔区一个牧场,牧民侯赛因看着顺利出生的小牛犊,激动地握住了中国兽医专家肖仁荣的手:“自从有了您的技术援助,我的牧场发展得越来越好了!”

  侯赛因只是肖仁荣在吉布提开展农业技术援助的众多受益者之一。2009年,肖仁荣初到吉布提,看到的是吉国畜牧业严重缺医少药,兽医实验室破旧、设备短缺,技术人员水平有限,检测工作无法开展。

  面对这种情况,中国专家几乎要从零做起:缺少试验基础数据,肖仁荣常常奔走在不同村落之间,忍受酷热,蹲在畜棚里就是一整天;缺少发展方向,他和其他专家一起,为吉方制作了一个详细的农业发展和动物防疫中长期规划,并提出增派中国兽医专家、水产专家和配套相应物资。2012年和2015年,第二批和第三批农业专家共计15名分批到来,每一批都有肖仁荣的身影。他,真正成为吉布提畜牧业发展的拓荒人和见证者。

  吉布提条件艰苦,天气酷热,当地人经常说“一日之际在晨昏”,意思是天气太热,只能早上和傍晚工作。但对于农村出身、长期奋战在基层一线的肖仁荣来说,这点儿苦算不了什么。一早一晚的时候,他要去牧场、下疫区、跑乡村、做培训,天气最热的时候,他还在做实验、写报告、编手册……

  为了将先进的农业理念和实用技术传授给当地兽医、牧民,提升自我发展能力,肖仁荣带领专家结合当地的实际需求设计主题,内容涵盖防疫治疗、疫病监测及新技术推广等,不仅组织技术骨干在教室里学习,还结合具体案例和试验进展,进牧场手把手讲解教授,让技术人员和牧民能够“眼见为实”,学懂会做。

  从2009年到2017年,来自重庆市南川区的高级兽医专家肖仁荣,先后在吉布提这片热土上耕耘了4年,脚步踏遍了整个牧区,防治的牲畜数以万计,培训基层技术人员上千人次,开创了吉布提兽医史上六个“第一”,有效提高了当地对牲畜疾病的监测、防治能力,切实推动了吉国畜牧业发展规划的付诸实施。

  2017年7月,第三期项目即将结束时,吉布提农业部部长默罕默德·艾哈迈德·阿瓦莱给中国农业专家组颁发嘉许状,高度赞扬中国专家取得的成绩。中国驻吉使馆商务参赞葛华发邮件挽留肖仁荣:“我非常欣赏您在吉布提的工作精神和工作业绩,希望您能够再来吉布提工作。”

  “我热爱援外事业。”肖仁荣说,“能够代表中国专家来到吉布提传技帮扶,播撒农技合作友谊,是我的使命和梦想。”

  热爱和平,勇于奉献,这是一位农业援外专家的担当精神,也是中国提倡共商、共建、共享、共赢,共筑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真实写照。

  夫妻专家:点滴之力汇聚国家形象

  在援莫桑比克高级农业专家组二期项目中,有这样一对夫妻专家:彭正凯和周静。

  53岁的周静开朗爽直、快人快语,“儿子工作了,没了后顾之忧。湖北‘以省包国’援助莫桑,我俩都被选中,于是,2015年11月19号就到了非洲。”

  但是初到莫桑的周静是落寞的。她在微信朋友圈写道:“总是梦见亲人、同事和朋友,就算夫妻在一起也是想家,没有电视、网络不稳,心里总有安全这根弦,一个人不敢出去。”

  很快,工作开展后,周静感到了无比的充实和欣喜。莫桑蔬菜品种少,主要是土豆、洋葱、胡萝卜、生菜、番茄等几大类,作为蔬菜专家,两年里她根据莫桑气候及病虫害特点,建立中国蔬菜样板地,开展大量蔬菜试验示范,夏季示范种植豇豆、冬瓜、南瓜、茄子、瓠子,冬季示范种植西芹、大白菜、萝卜、莴笋、花椰菜等,“这里土壤肥沃、阳光充足,种什么丰收什么,豇豆快有一米长,茄子能有一公斤重,大白菜能长到五公斤。”

  “我把蔬菜种植、田间培训、加工处理、烹饪食用结合起来,专门举办了两期中国蔬菜文化节,聘请中国厨师现场操作,农科院全程录像供职工学习。”中国蔬菜越来越受欢迎,种的菜从“没人吃”到“放不住”;蔬菜试验地成了样板,农科院只要有活动,就必定到地头参观;学生们对中国蔬菜及中国文化产生深厚兴趣,希望有机会到中国学习;莫桑农科院院长OlgaFaftine评价说,周静的工作“从一到一百,从种到吃,形成了完整体系”。

  而丈夫彭正凯给当地带来的改变则是,让马铃薯生产由整只做种变成了切块繁殖。马铃薯生产在莫桑农业生产中占有重要地位,但是芽苗繁殖、马铃薯切块繁殖等这些在中国应用很普通的实用技术,莫桑都没有。作为分子生物专家,彭正凯先后开展了马铃薯切块繁殖和驯化快繁试验示范。通过示范,莫方技术人员看到切块种植和芽苗繁殖的小苗结出正常大小的马铃薯,亲身体验到技术应用的全过程和结果,从开始的不相信到最后竖起大拇指说,“这个技术好!”

  同时,彭正凯还担任着项目组组长。他说,“专家们被分配在莫桑比克农科院工作,大家用锲而不舍的精神,因地制宜试验示范,因人施策现场培训,畜牧专家付幼清、加工专家张红林的工作都填补了当地空白,赢得了高度评价。”

  “我始终提醒自己,我们是农业专家,更是中国文化的传播者、中莫友谊的使者。”两年中周静广交朋友,积极参与莫方组织的各类活动;手机上安装WHATSAPP和FACE?BOOK,及时和同事沟通信息;每逢同事生日,她都会发一份生日祝福,送上小小纪念品。周静说:“我们每个人能够改变的,可能只是一小点,但汇聚起来就是国家的形象。”

  郑艾宝:食用菌在非洲的拓荒者

  “你下次项目还来吗?你必须来!我们在埃塞等着你。”2017年10月20日,在埃塞俄比亚亚的斯亚贝巴机场,埃塞方农业部官员抓着郑艾宝的手说道。

  从2004年到2017年,这已经是郑艾宝参加援非项目的第12个年头。在这次援埃塞俄比亚的两年时间里,来自河北的食用菌专家郑艾宝,给这片土地带来了两个食用菌项目点,技术培训500人次,在首都圈范围内推广了食用菌优质高产栽培技术。

  作为世界上最不发达的国家之一,埃塞的农牧业目前仍停留在广种薄收、靠天吃饭的阶段。然而这里又是一片热土,原始的背后是各种丰富的可能性,每天都吸引着来自世界各地包括中国在内的农业专家来到这里。

  而郑艾宝选择的突破口,正是他所研究了大半生的食用菌技术。有着十余年援非经历的他,在抵达埃塞的第一时间就进入了工作状态。经过一系列充分的的考察调研,2016年2月郑艾宝开始了Yeka示范培训基地的食用菌中心的建设和运作工作。

  建立一个标准的示范中心,对食用菌技术在埃塞的推广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那段时间,郑艾宝不再是一直以来那个穿着白大褂、每天在实验室埋头做实验的专家,更多的时候,他都跟着示范区的农户一起扛着铁锹、满身泥土地劳动。“大家看到那段时间的照片,都笑我是去非洲当农民去了。”三个月后,示范基地初现雏形,到第二年8月中旬到9月底,示范中心已经完成了首次从出菇袋生产到出菇采摘的试验示范。“这是埃塞第一个食用菌示范基地,也是一个十分专业、完整的标准示范中心,可以说它是未来我们发展食用菌技术的基础和标杆。”埃塞农业部推广司司长TesfayeMengsitie这样评价道。

  有了初始的成功经验,下一步郑艾宝的目标是要把食用菌技术推广开来。“通过以点带面的方式,从一家食用菌农场出发,逐步辐射带动周边更多的农户。”中国专家组最终选定了Menagesha蘑菇农场。为了抓住旱季的宝贵时间,郑艾宝带领农场的工人马不停蹄地展开了基础设施改建和菌种生产工作。2017年3月底农场设施改建完工,10月中旬项目结束前,Menagesha蘑菇农场已经完成了双孢菇的出菇管理与采收示范工作。在郑艾宝看来,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我希望能够在这块土地上,给埃塞食用菌农户留下一套‘食用菌优质高产规范化栽培流程’,按照规范化的标准栽培流程,他们就可以自行进行产业的发展延续。”

  仅仅是基于这一点点考虑,郑艾宝所在的专家组走过了一段艰难又很充实有意义的历程。“十二年援非,我生命中最有活力和创造力的年华都留在了这片土地。如果今后项目还需要我,如果非洲人民还需要我,我还会再来。”

  吴明奎:我哪有那么牛,牛的是我们的国家

  花开的季节。别了,哈拉雷;别了,津巴布韦;别了,非洲!与组里其他9位专家一样,结束两年援津任务、离开花都哈拉雷时,吴明奎甚至突然有了一丝不舍。这里四季如春,终年鲜花盛开,蓝花楹、凤凰花怒放时,浪漫的紫香、燃烧的火红点亮了每条街道。然而这个国家的另一面却是,700万人口处于饥饿状态,90%的失业率。来自安徽黄山市农科所的吴明奎就是在这样的巨大反差中,开始了援非事业。

  “没去之前,一直认为非洲干旱缺水,能种水稻吗?”查遍网络,一直从事水稻栽培和育种工作的吴明奎也没查到有关津巴水稻的资料。直到被分配到津农业部,才知道津巴也有水稻。

  吴明奎了解到,水稻是津巴粮食安全战略作物,但是全国不足千顷,种植方式原始,真正意义上的水稻育种更是没有。“杂交水稻是中国名片,作为中国专家不能不种植杂交水稻。”于是,吴明奎决定引进6个中国杂交水稻品种开展试种试验。

  2016年3月,吴明奎开展水稻杂交育种技术培训,开启了津巴历史上第一次真正意义的水稻杂交试验。两个生产季的试验取得巨大成功,6个品种两季平均超过10吨/公顷,其中JB03产量达到12吨/公顷,创造了津巴稻谷产量之最,刷新了杂交水稻在非洲低纬度高海拔产量新纪录,为下一步杂交水稻试验示范及推广奠定了基础。在完成两季试验基础上,吴明奎与合作团队向农业部长马德提交了《中国杂交水稻品种在津巴布韦环境下的评估》报告,受到马德部长高度重视。

  就在今年8月,津巴最大报纸《先驱报》报道,津政府正在制定一项稻谷商业化种植计划,马德部长还感谢中国政府派来水稻专家。津农业部向吴明奎专门颁发《津中农业合作贡献奖》,感谢他作出的杰出贡献。

  在工作大院,许多人并不知道吴明奎叫什么名字,但大部分都知道有个中国专家叫TAPIWA(上帝的礼物),这个绍纳语的名字是同事们送的。

  两年间,吴明奎推荐了30多名津巴农业官员、研究技术人员赴华培训杂交水稻,学习借鉴中国农作物生产先进技术和经验。今年5月,合作伙伴JaneMakoni申请中国奖学金,请吴明奎给中国奖学金委员会写了推荐信。最终,JaneMa?koni成为唯一一位通过面试的申请者,获得了中国政府每年资助10万元人民币的全额奖学金,并被浙江大学录取,JaneMakoni激动地说,“你是上帝派来改变我命运的人。”

  合作伙伴拿到中国奖学金后,许多认识不认识的津巴人都来找他,请他写推荐信申请奖学金。吴明奎说,“我哪有那么牛,牛的是我们的国家,只是特定时间、特定地点,遇到特定的人和事,而在这个时候我恰好代表了我的祖国。”

  刘华:用汗水谱写“中非一家亲”

  “中国和非洲,我们是一家人……”,2016年1月27日,在津巴布韦首都哈拉雷龙城广场举办的首届华侨华人迎新春庙会上,刘华及另一位华人和一位津巴布韦歌手合唱一曲《中非一家亲》博得了阵阵掌声,也将庙会的气氛推向了高潮……

  刘华是安徽宁国人,就职于安徽省动物疫病预防与控制中心。2015年10月,他作为兽医专家随援津巴布韦高级农业专家组远赴非洲,为津方提供农业技术援助。

  在津方农业部中央兽医实验室工作数月后,他发现,多年来,津方在兽医研究方面预算极少,一直依靠国际援助,包括中国自2009年以来的农业技术援助项目;高级农业专业人才十分匮乏,现有的技术人员技术水平低,检测防疫能力严重不足。

  针对这种情况,2015至2017年期间,刘华在中央兽医实验室开展了动物疫病检测能力提升项目,开发了两部检验检测的示范教学片,填补了津方国内空白。他充分利用中国援津农业技术示范中心,通过安装调试、制作中英文操作说明书、一对一示范培训,盘活闲置已久的仪器设备,提升了专业技术人员和高校师生的实验水平和能力;同时,在津国农业部、高校开展中国兽医实验室体系建设、动物疫病防控策略和中国禽流感防控经验、防控知识等专题讲座,向基层技术人员传授中国动物疫病防控经验。

  刘华的努力和付出得到了津方的肯定和赞扬。津方农业部兽医服务司向中国农业部国际交流服务中心提交感谢信,表达了想与刘华进一步合作的愿望,并向他颁发了中津农业贡献奖证书;一起工作的同事、培训过的学员,帮助过的养殖户,无不对他竖起大拇指:刘华是我们的好朋友!

  在刘华自己看来,津巴布韦的生活充实忙碌:

  有时,他会换上西装,跟其他专家一起走访津方官员,对接项目需求,推动项目进展;有时,他会应邀参加研讨会,与当地农业专家、企业家交流互通,分享中国的优秀经验和做法;更多的时候,他换上工作服,钻猪圈、掏牛粪、取标本、做试验,汗流浃背、加班加点……

  “这种在白领、蓝领、导师之间不断切换的经历,在国内是很少有的。”刘华说起这两年的生活很自豪,“远在他乡,我们也收获了不同寻常的精彩。”

  近年来,随着中非合作日益紧密,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到非洲投资兴业,促进非洲发展经济,受到了当地居民的欢迎。而很多像刘华一样的农业援外专家,更是带来了中国的先进经验和技术,激活当地农业生产力,提高农业科技水平,为推动当地农业现代化进程做出重要贡献。

来源:中国农业新闻网-农民日报

作者:白锋哲 吕珂昕 卢静

编辑:黄舒婷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三农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