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启动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将向“脏乱差”宣战
不让乡愁成“乡臭”
今年是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的第一年。长期以来,我国针对人居环境状况治理的重心在城市,对广大农村关注和投入较少。目前我国大部分农村处于基本生活设施建设阶段的后期和农村环境治理阶段的初期,要改变“垃圾靠风刮,污水靠蒸发,家里现代化,屋外脏乱差”的农村生活环境,不仅需要城乡统筹、因村施策,更需要让村民真正参与进来。
“垃圾靠风刮,污水靠蒸发,家里现代化,屋外脏乱差”,已成为我国部分农村生活环境的写照,垃圾堵路围河、污水随意排放等现象在一些农村普遍存在。今年起实施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任务。行动以农村垃圾、污水治理和村容村貌提升为主攻方向,提出到2020年,实现农村人居环境明显改善。那么,政府怎么办,村民怎么做,如何解决投入问题,记者采访了有关部门和人士。
统筹城乡才能美丽升级
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对多数农村来说,美要美在“家门口”,把垃圾扫走,把污水治好,一直是农民的心愿。长期以来,我国针对人居环境状况治理的重心在城市,对广大农村关注和投入较少。农村污染点多面广,加之环保意识普遍淡薄,相关配套设施缺乏,治理难度更大。国家发展改革委有关负责人说,从当前全国大部分农村地区看,人居环境矛盾最突出的就是垃圾污水带来的环境污染和“脏乱差”问题。
环境要美,规划先行。以前农村建设“无规划、乱规划、被规划”,不仅私搭乱建严重,而且管网建设随意,造成诸多环境问题。针对此,山东对全省所有行政村,按照村庄基础条件和发展潜力,设置达标村、示范村和宜居村3个层次,分类制定改善标准。云南开展省级重点村庄规划编制,完成1700个省级规划示范村和2000个以上易地搬迁新村以及615个传统村落的规划。浙江推动“多规合一”在村一级落地,联动建设城乡路网、管网、垃圾处理网、污水处理网等。
农村要美,需统筹城市和乡村。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总经济师赵晖说,以垃圾治理为例,大部分城市现有的垃圾处理设施能够消纳农村垃圾,农村无需新建很多设施,主要是运行管理的费用。据住建部测算,平均每个农民一年产生的生活垃圾,从收集到处理共需55元。因此,国家农村垃圾处理专项工程启动后,进展很快,2014年农村生活垃圾处理率只有40%,现在超过60%。目前,各省都提出了到2020年前完成农村生活垃圾治理的目标。对此,要做好顶层设计,推动城乡垃圾分类“一条线、同节奏”。
农村要美,需统筹生产和生活。搞好农村人居环境,离不开农业面源污染治理。针对畜禽粪污乱排、秸秆焚烧、农膜污染等问题,农业农村部整合60多亿元推进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2017年支持51个畜牧大县整县推进畜禽粪污治理,在东北71个玉米主产县推进秸秆综合利用,在西北建设100个农膜回收示范县。“目前全国农药使用量已连续3年负增长,化肥使用量2017年实现负增长。这是一个具有标志性意义的转折,意味着化肥农药对环境的影响得到控制。”农业农村部部长韩长赋说。
千村千策才能百花齐放
从白山黑水到南海之滨,从东部沿海到西北内陆,各地农村发展千差万别,人居环境整治也要分类施策。中央文件提出,东部地区以及中西部有条件的地区,要基本实现农村生活垃圾处置体系全覆盖,基本完成农村户用厕所无害化改造。中西部有较好基础的地区,力争实现90%左右的村庄生活垃圾得到治理,卫生厕所普及率达到85%左右,生活污水乱排乱放得到管控。地处偏远、经济欠发达等地区,在优先保障农民基本生活条件基础上,实现人居环境干净整洁的基本要求。
云南省地处西南边陲,属欠发达地区,但旅游资源丰富。该省把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与发展乡村旅游结合起来,提出到2020年,全省建成350个旅游特色型村庄。在西双版纳旅游度假区,曼贺纳村民小组依托保存完好的傣族干栏式建筑,大力开发乡村旅游,成为了远近闻名的美丽村寨,也让农民吃上了“美丽饭”。今后3年,云南将分步推进旅游特色型、美丽宜居型、提升改善型、自然山水型、基本整洁型等5种类型村庄的打造。
浙江省地处东部沿海,又是农村人居环境改善的先行省份。在基本解决整洁问题的基础上,浙江省实施农房风貌引导工程,建设具有乡土气息、江南味道的浙派民居。初夏时节,走入浙江安吉大竹园村,不仅见不到垃圾和污水。更难得的是,村里在老村旁规划建新村时,遵循原有的自然肌理,大树不砍、河塘不填、道路不截弯取直,61栋白墙黑瓦的民居依地形分布,错落有致。
“各国农村人居环境发展具有一般规律。”住建部村镇建设司有关负责人说,发达国家先后经历了农村生活基础设施建设、农村环境治理、乡村景观美化3个阶段。这在我国不同经济发展水平的农村地区也有所体现。我国40%的行政村没有集中供水,大部分村内道路没有硬化,对生活垃圾和生活污水进行处理的比例有限。总体看,目前我国大部分农村处于基本生活设施建设阶段的后期和农村环境治理阶段的初期。当然,也有少部分发展较好的农村已进入美丽乡村建设阶段。
群众参与才能见到实效
“政府一头热,村民冷眼看”是很多地方改善人居环境时遭遇的尴尬。但在浙江安吉,要不要整治、什么时候整治、整治什么内容,都是村民先投票、村里自主定、县乡再配套。安吉县农办副主任任强军说,浙江省2003年在全国率先实施“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从那时起,我们下大力气解决与老百姓切身利益相关的环境问题,也相信动员群众的力量才能见到成效。”截至2017年底,浙江省74%的农户厕所污水、厨房污水、洗涤污水得到有效治理。
在江西省定南县天花村,村庄的每条巷道和村民的房前屋后都很干净。每天早上,专职保洁员开始走街串巷清扫垃圾,到了傍晚,中联重科的垃圾清运设备就会“光顾”每个垃圾桶。目前,定南县建立了“户入桶、村收集、镇转运、县处理”的城乡环卫体系,实现了所有村组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全覆盖。“针对农村环境卫生死角多、政府投入成本大、环卫队伍难管理等顽疾,我们采取PPP模式,农村垃圾清运工作打包由中联重科统一收集和运输,并聘请村民为专职保洁员,通过市场化运作,使农村环境有效改善。”县农工部长何启玫说。
长期以来,农村人居环境投入不足,如何解决资金问题?韩长赋表示,一方面要探索通过PPP模式、特许经营等方式,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另一方面,要推动各地加大财政投入力度,调整完善土地出让收入使用范围,推动将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节余指标跨省域调剂收益更多用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鼓励有条件的地区探索建立垃圾污水处理农户付费制度,完善财政补贴和农户付费合理分担机制。
业内认为,村级组织在农村环境治理上发挥着不可替代的基础性作用。要支持村级组织和农村带头人等承接村内环境整治、村内道路、植树造林等小型涉农工程项目。组织开展专业化培训,把村民培养成为村内公益性基础设施运行维护的重要力量。鼓励农民利用房前屋后发展具有乡土特色的庭院经济,推介一批美丽休闲乡村和精品旅游景点,带动提升村容村貌。
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乔金亮
编辑:胡芙 实习编辑 方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