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栏的话
稻子黄了,棉花白了,高粱红了,果子熟了……从稻谷飘香的南方水乡到一望无垠的黑土地,广袤的祖国大地迎来硕果累累的秋收时节,丰收的喜悦,挥洒在人们的汗水中,绽放在人们的笑容里。党中央重农抓粮政策再一次释放出巨大生产力,粮食生产再获丰收,为经济平稳健康运行夯实了基础。
从今天起,本报开始推出“秋收一线”专栏,展示各地秋收的美景和动人篇章,报道农业农村改革的新经验和新成就,传递亿万农民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9月15日一大早,老陈像往常一样,把锄头绑好,骑上摩托“上班”——去田间察看病虫灾害、水源灌溉等,“马上就是收割季了,得看紧点儿。”
“……311,312,313!”花了两分钟,老陈终于把手上一株金黄稻穗的稻谷数清楚,咧嘴大笑,“按这个估摸,一亩产量能有个800公斤!”
今年70岁的陈国强是湖南长沙县路口镇明月村农民,种了一辈子田,今年感觉不一样:今年3月,村里来了一家叫“哲农”的公司,一口气把村里1000多亩稻田从农民手中流转过来,搞起了规模种植。
老陈摇身一变,成了稻田基地的一名技术管理员。尽管还种田,但老陈能拿3000多元月薪,流转出去的8亩水田,一年还能得6000多元。
禾苗由矮长高,稻子从绿转黄,老陈渐渐发现,基地种田和自己过去种田很多不一样:天空中的“无人机”洒农药,从根部到禾叶都呈红色的水稻,城里人居然赶来举行插秧大赛,还有一拨拨游客来这里体验种稻文化……
更大的惊喜还在后头,田园列车,种子博物馆,手工DIY,瓜果长廊……道路旁竖起的基地规划效果图上,展现基地未来的业态更多样。从过去传统的水稻种植向新的田园综合体转变,折射出近些年包括路口镇在内的长沙县北部农业的新发展。
“背靠长株潭城市群,长沙县农业发展定位于都市休闲观光农业,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长沙县委书记曾超群说。
“公司的人说用不了多久,这里就能变成图上那样。”指着规划图,老陈欣喜地感慨。在他身后,十里金黄遍野。(记者 侯琳良)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作者:侯琳良
编辑:刘艳芳 实习编辑 马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