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湖南农业大学:培育卓越乡村工匠 助力民族乡村振兴

来源:​湖南日报 作者:周明星 编辑:姜雯婕 2020-05-29 15:45:27
时刻新闻
—分享—

在民族乡村振兴中,一个职业学校培养出来乡村工匠,往往能用一技之长兴一个家庭,富一方百姓。如果是培养一个民族工匠之师呢?那就是“培育一粒种子,带动一个专业,服务一群产业,富裕一方百姓,美丽一片乡村”。

自2007年以来,湖南农业大学整合公共教育资源,开展民族工匠之师培养探索,先后开设了契合民族乡村振兴的以农林牧渔等为主体的17个职教师资本科专业和3个本科公费师范生培养专业,同时面向中高职专业教师岗位、开展公共管理硕士、农业硕士、园林园艺硕士、工商硕士、金融硕士和MPA硕士等高层次民族工匠之师培养,逐步探索“三界(Demarcation)共商”+“三双(Double)共生”+“三性(Dimension)共育”的“3D”新模式,培养出一批“懂乡知、善乡愁、会乡技”的“浓乡型”民族工匠之师,形成公共教育扶贫的特色教学成果。

一是构建“三界共商”的协同机制。“三界”即指政界、学界、业界。政界即民族地区县乡政府;学界即培养学校,包括本科院校和中职学校;业界即产业界。“三界共商”指由政界主导、学界实施、业界参与形成的“需求导向”运行机制,即民族县乡政府根据当地社会经济需求,规划民族工匠之师数量,落实编制,提出招生计划;产业界根据市场需求提出专业设置建议,提供民族工匠之师实习基地和兼职教师;培养院校根据人才成长规律,面向民族乡村公共服务,选拔中职学校在职教师、定向学生和企业人员,与中职学校、企业联合定制培养。自2007年以来,项目主持单位在全省10个民族县政府的协助下,与10所中职学校和75个企业联合培养出730名硕士乡村工匠之师。

二是构建“三双共生”的培育系统。“三双共生”即“双导师、双基地、双证书”生态系统。在主体方面,确定校内学术导师和校外专业导师结合,分别开展理论指导和实践指导;在环境方面,建立校内理论教学基地、校外(职校专业教学基地和企业职业教学基地)专业教学基地,注重理论学习和实践锻炼;在功能方面,通过物资循环、能量流动和信息交流,使学生获得“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自2007年以来,校内实训基地5个,校外实训基地16个,校内学术导师29人,校外专业导师35人,毕业的研究生中获得“双证书”的人数是730人,获取比例为100%。

三是构建“三术共长”的质量体系。第一,技术导向:预备工匠之师培养(中职阶段)。以培养技术技能为主的中职预备工匠之师培养阶段采用“校校企”合作模式,即招生院校、中职学校和企业联盟,为工匠之师培养预备生。第二,教术导向:优质工匠之师培养(本科阶段)。以培养教育教学能力为主的本科优质工匠之师培养阶段采用“政校校”联合模式,即由省教育行政部门批准,面向预备培养基地对口招生。第三,学术导向:硕士工匠之师培养(研究生阶段)。2007年以来研究生在cssci期刊和《光明日报》等发表论文1478篇论文。

2007年以来,湖南农业大学所培养的民族工匠之师,为民族地区乡村振兴播下了颗颗卓越的“种子”。湘西民族职业技术学院生物工程系李晖副教授,先后获得湖南农业大学动物医学专业学士学位和兽医硕士学位,扎根湘西16年,曾多次获得省市级先进表彰,被誉为“民族工匠之师”。在“一粒种子”的作用下,湘西民族职业技术学院生物工程系的畜牧兽医专业(湖南省教学改革试点专业和中央财政支持建设专业)有数十名教师毕业于湖南农业大学。16年来培养了畜牧兽医工匠人才2000余名,湘西自治州畜牧业相关机关部门及企事业单位70%以上的技术人才来自于该专业,为湘西地区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提供了人才支撑。湘西民族职业技术学院培养的农民大学生龙毅是有名的“民族工匠”。近几年,他致力吉首市峒河街道小溪村畜牧养殖业发展,2017年带头成立小溪康园种养专业合作社,当年每人获利4.8万元;2018年又吸纳32户村民参与,当年每户获利8万元,使这个村摘掉戴了40年的“贫困帽”,一跃成为湖南省美丽乡村示范村。(周明星)

来源:​湖南日报

作者:周明星

编辑:姜雯婕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三农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