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稻田争霸,谁是英雄

来源:湖南日报 作者:徐亚平 童丹平 编辑:姜雯婕 2020-06-04 07:48:32
时刻新闻
—分享—

——平江粮油大王李纲要、唐发根书写新时代的传奇

湖南日报记者 徐亚平

通讯员 童丹平

6月1日,平江县安定镇“聚故乡”榨油厂里,机器轻鸣,菜油汩汩,香气弥漫。仓库里,一袋袋待榨油菜籽,码得整整齐齐。

中黄村唐发根今年承包4450亩田,其中2618亩种双季稻,1832亩种油菜,是该镇最大的“油菜大户”。他笑着对记者说:“今年油菜收成不错,亩产100多公斤,共收菜籽近200吨,另收购周边农户50吨,预估总收入30万元。”

“平江有条平平江,平平江边有粮仓,粮仓就在安定镇……”初夏时节,平江县粮食生产龙头乡镇安定镇,稻田里禾苗郁郁青青。在这里,一场粮食生产擂台争霸赛,正如火如荼进行。

擂台赛,是为粮食生产提供“新动能”。参与选手奖金丰厚:县级大户奖1万元,市级大户奖2万元。奖金由各级财政直接打到大户们的银行卡里。

菜油飘香醉平江

安定镇党委书记刘长江介绍,唐发根很勤劳,爱学习,肯琢磨,种油菜的第一年便赚钱了。尝到甜头后,他扩大经营,短短3年一跃成为本县“油菜大户”。

“你是怎样想到转战油菜田的呢?”记者问。

“现在的政策再好不过了。一亩油菜不算菜籽收入,仅补贴就有150元。再说,油是家家户户都需要的。搞油菜,大有可为!”

在油菜田里大展拳脚的唐发根,没有停下开疆辟土的脚步。他打算盘下整个安定的油菜籽,待时机成熟,再盘下整个平江的油菜籽。

3月份,他扩建厂房、购置新的榨油机和油菜烘干机,注册“聚故乡菜油”商标,已投入100多万元。一家人踌躇满志,要打造好自己的品牌。

政府摇旗呐喊,选手们奋勇争先,比面积、比产量、比收入。擂台赛打得精彩纷呈。

“稻田争霸,怎么少得了我呢?”唐发根说。

开着汽车来巡田

“山边合作社”的李纲要每天都来巡视他的稻田。禾苗刚追过肥,长出水面一尺来高,微风拂过,绿浪翻滚。

看到他开着汽车来巡田,记者有些疑惑:“您种了多少亩水稻?”

“6197亩。”李纲要说。

“这么多,您忙得过来吗?”

“现在种田都机械化了,只需在播种和收割时请几个人帮帮忙。”李纲要说,“农技站技术员也会帮我照看,他们好负责,病虫害都是他们先发现的。”

“看,田边那些白色小灯,叫诱灯,是除虫害的神器。里面有药水,能将害虫诱杀。”

6197亩稻谷销往哪里?“先前都是直接卖给别的米厂,如今自己建了一个米厂,叫‘汨香稻’。”

名字是怎么来的呢?“汨水灌溉的水稻,嘿嘿,自己想着取的。”李纲要搔搔头。

米厂占地2100平方米,仓库可储存粮食4000多吨。走进厂区,记者有些震撼,这里有耕田机、收割机、大型烘干机各6台。从稻谷进厂到装车,形成一条完整的流水作业线,日出米量达60吨。

李纲要告诉记者:“我以前哪懂这些高科技的玩意儿?政府送我去长沙培训,吃住都在高级宾馆。天天有专家上课,学了知识、长了见识,还没花自己一分钱。有时候老师还送教上门呢!”

刘长江告诉记者,李纲要不仅是打擂的头号选手,还是平江“可视农业”第一人。“可视农业”是在田间装上监控设备,从秧苗下田到稻谷收割,买家可以全程监控。

李纲要露出自信的笑容:“我是从电视里学来的。现在人们对养生更为关注,要吃绿色食品。我的水稻不喷农药,不用化肥,全部用的有机肥,销路好着呢!”

稻田争霸,谁是英雄?唐发根和李纲要,就是擂台的主角,是红土地上升起的“新星”。他们用敏锐的眼光、辛勤的劳作,正在红土地上书写新时代的传奇。

来源:湖南日报

作者:徐亚平 童丹平

编辑:姜雯婕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三农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