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稻田综合种养水稻种植补救措施
01降低围沟中水位
保留沟中水位低于田面10~15厘米。如果在阴天,可采取一次性排水;如遇烈日高温天气,应先使稻株上部露出水面,下午再排掉稻田积水,可避免暴晒,有利于恢复生长。排水时,还应注意清除飘浮杂物,以减少稻苗压伤和苗叶腐烂。扶苗定苗洗苗时,用手逐株把倒伏稻苗扶起,并培土定根,防止扶后再倒伏;扶苗时要避免断根伤叶,然后用喷雾器喷洗稻株上的泥沙等杂物,使其较快恢复光合呼吸等生理功能。
02适时开沟控水
稻田积水退后,应开沟排水,使田间土壤的水渗到沟中排出,尽快降低田间含水量,使淹水而形成的浮泥逐渐沉实,以促进新根的生长。
03增施速效肥料
水稻受淹期间,稻株营养器官受到损害,稻田原有肥料流失较多,出稻株水后根、叶、蘖重新恢复生长,需要大量矿物质营养。灾后,追肥要快,用量要足。中稻和一季晚稻在分蘖至拔节期受淹后,采取一追一补方法,以氮肥为主,配以磷钾肥;可在排水后3天以内,每亩施尿素8~10公斤或复合肥25~30公斤,或适量的复混肥。淹没时间短、受害轻的,施肥量可少些;反之,则多些。早稻后期可根据具体叶色、苗情酌施穗粒肥,孕穗结实期进行叶面喷肥,提高结实率。每亩用100克磷酸二氢钾对水30公斤均匀喷雾,喷施2~3次为宜。
04立即消毒防治病虫害
清水洗禾苗后,用三氯异氰尿酸(强氯精)、复合碘溶液(菌毒清)等药进行消毒。注意用药浓度,以不杀死稻田中水产动物为原则。喷洒药物时应尽量减少药物落入水中。乳剂农药在露水干后喷洒,粉剂农药在有露水时喷洒,也可每次半块田轮流喷洒。施药时喷嘴要斜向稻叶或朝上,尽量将药喷在稻叶上。
05补种改种技术措施
水稻补播要迅速,最迟在7月20日前,宜选择生育期较短的杂交晚稻品种,或者选用感温性强的早稻品种作为晚稻种植,可实现迟播(栽)早熟,也能获得较理想的产量。值得注意的是,补播的晚稻秧苗应选择地势较高的秧田。
二、稻田综合种养水产养殖补救措施
01“水稻+龙虾”
及时修复损毁的各种综合种养设施。田中放虾笼检查存田龙虾数量,能上市的上市,小的幼虾集中养殖。保证沟中水草的数量,搞好虾病防控,定期用生石灰消毒,及时加注新水,适时使用EM菌等水质调节剂。投喂高质量的品牌专用龙虾料或者黄豆,每天投喂1次。饲料中适当添加维生素C、多维、免疫多糖、中草药等,增强免疫力,提高抗应激能力。做好病死虾的无害化处理,防止疫病发生。在虾病防治过程中,严格投入品管理,禁止使用违禁药物。加强饲养管理,科学投喂,注意饲料的营养、质量和适口性。余下的田重新消毒后放养,方法是每亩用100公斤生石灰进行全田消毒,10天后就近购买每公斤50~60个的中虾,每亩放养20~30公斤,每天投喂黄豆1~1.5公斤。强化培育1个月后,龙虾就打洞进入龙虾苗繁育旺季;9—10月份等田中可见虾苗时,就投喂含蛋白38%左右的泥鳅或者青蛙蝌蚪粉料,每天每亩投喂0.5~1公斤;11—12月天晴时投喂少量饲料;第二年3—4月进行强化培育,4—5月就可起捕出售,赶上价好的季节。
02“水稻+鱼”
及时修复被毁的各种设施,检查田中存鱼数量,将存鱼集中养殖。余田重新消毒后放苗,方法是每亩用100公斤生石灰进行消毒,10天后每亩放养4~6厘米的鲤鱼或鲫鱼夏花鱼种200~300尾。
03“水稻+泥鳅”
及时修复被毁的各种设施,包括进排水及防逃防害设施,检查田中存鳅数量,将存鳅集中养殖。余田消毒后重新放苗,方法是每亩用100公斤生石灰进行消毒,10天后每亩放4~6公分的泥鳅苗1~2万尾,投喂专用泥鳅膨化料,每天投喂2次,定期用生石灰消毒,及时加注新水;定期投喂内服防病药物,做好防逃防害工作。
04“水稻+青蛙”
及时修复被毁设施,检查田中存蛙数量,将存蛙集中养殖。不够量则就近采购幼蛙补充数量,搞好蛙病防控,定期用生石灰消毒,及时加注新水,适时使用EM菌等水质调节剂。投喂高质量的品牌专用蛙料,每天投喂2次,饲料中每半个月投喂内服药物5~7天,适当添加维生素C、多维、免疫多糖、中草药等,增强免疫力,提高抗应激能力。做好病死蛙的无害化处理,防止疫病发生。在蛙病防治过程中,严格投入品管理,禁止使用违禁药物,确保水产品质量安全。加强饲养管理,科学投喂,注意饲料的营养、质量和适口性,使养殖蛙类能加速生长,把因水灾误期的损失夺回来。
来源:潇湘三农公众号
作者:谢仲桂 丁德明
编辑:姜雯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