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打造“湖南现代农业职教模式”!这个职教集团定下新年小目标

来源:三湘都市报 作者:黄京 曹晖 沈强 编辑:丁洵 2020-12-21 14:10:09
时刻新闻
—分享—

12月18日,湖南省现代农业职业教育集团、省职成学会高职农林牧渔专业委员会2020年度工作会议暨扶贫攻坚报告会在湘西民族职业技术学院召开。围绕农业职业院校如何提升现代农业人才的教育与培养能力、助力“扶贫攻坚”,与会专家、企业负责人进行探讨。

【集团目标】 职教“黄金时代”,打造“湖南现代农业职业教育模式”

2020年,《职业教育提质培优行动计划(2020—2023年)》《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湖南省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颁布实施,湖南职教迈入“黄金时代”。湖南省现代农业职业教育集团理事长、湖南生物机电职业技术学院院长史明清介绍,这一年集团为打造现代农业职教发展“新高地”,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截至目前,集团接纳成员单位83个;专委会接纳成员单位30余个,个人会员增加70多人。同时,在支撑现代农业产业转型升级发展的过程中,集团社会影响力和知名度明显提升,成功入选教育部首批示范性职教集团。

e850352ac65c1038e6369d04305b5714b17e897a.jpeg

在服务农业发展、助力乡村振兴方面,湖南生物机电职院、怀化职院、常德职院、永州职院等成员学校圆满完成全省1000多名基层农技特岗人员定向招生任务。大力开展贫困村创业致富带头人、新型职业农民、基层农技人员等职业技能培训,培训人数达1万多人次。成员学校、企业还主动融入“一带一路”建设,扩大国际交流合作,职教“国际输出”打开新局面。

“全力支持具备条件的成员学校‘双高’建设、高职升本和创建全国100所农业优质职业院校,打造‘湖南现代农业职业教育模式’。”谈及2021年的工作目标,史明清表示,要在建设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现代职教体系中树立新标杆、提供个案示范,为湖南创建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先行示范区做新的更大贡献。

史明清说,要完善省级“农业职教名师”评选办法,加强校企联合培养“双师型”师资队伍,大力提升成员学校教师队伍“双师”素质。同时,要进一步推动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健全完善政行校企合作办学、协同育人长效机制,推动行业龙头企业牵头。另外,还要积极争取国家新型职业农民培训、“1+X”证书认证、国外农技人员培训和援外人员培训资质与培训计划,大力加强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等。

3b87e950352ac65c12dc4fa985b8761691138ae4.jpeg

【专家观点】 服务乡村振兴,职业教育可以这样发力

湘西职院党委书记谭吉慧介绍,学院是精准扶贫“首倡地”唯一一所全日制高等职业院校。目前已牵头成立了湘西现代职教集团,实施了农技特岗生培养工作,积极与地方、企业、行业合作开展“一村一名大学生”、乡镇规划、农村工匠、农业技术等特色技能培训,累计向地方输送产业人才一万余人,直接或间接带动20万余人脱贫。

省农业农村厅科教处一级调研员吴道锋认为,打赢脱贫攻坚战,走向乡村振兴,发展农业产业是根本。“农业要发展,农业职业教育必须先行;农业职业教育要发展,必须要走产业对接校企合作之路。”他表示,湖南现代农业职教集团一方面要积极为全省现代农业职教体系宏观政策制订献计献策,另一方面要着力提升产教融合发展的能力和水平,加大农业人才培养力度。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新时代背景下,要坚定不移的彰显集团化办学优势,以依托行业为前提、校企联合为基础、项目合作为纽带、资源共享为核心、共同发展为目标,整合利用市场资源,全面服务现代农业产业发展。

“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是职业教育发展的时代机遇,也是职业教育实现内涵发展、创新育人模式的内在要求。服务和担当乡村振兴的重任,职业教育责无旁贷、任重道远。”省教育厅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处处长余伟良说,职业院校承担起乡村振兴的人才培养,要全方位服务“三农”,充分发挥专业优势、规模优势、人才优势,进一步发挥职业院校办学优势,建立职业教育服务乡村振兴联动机制,形成职业教育服务乡村振兴的有效模式。

来源:三湘都市报

作者:黄京 曹晖 沈强

编辑:丁洵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三农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