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做活要素驱动 赋能乡村振兴

来源:湖南省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公众号 编辑:李丽璇 2021-10-15 12:09:40
时刻新闻
—分享—

近年来,宁远县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各级党委要扛起政治责任,落实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的方针,以更大力度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论述,坚持把农村改革作为构建乡村振兴的“四梁八柱”来抓,以深化农村土地“三权分置”改革、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农村宅基地改革为主线,全力推进“135”工作模式(坚持党建引领、夯实“三个基本”、做到“五个全面”),通过用活改革政策、盘活资产资源、激活农村产权,持续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发展,为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厚积要素驱动。2020年,宁远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荣获全国先进集体,典型案例入选湖南基层改革探索100例,跻身全国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试点县、全国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县,探索形成的确权登记颁证“七步工作法”、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七步工作法”、土地延包“八步工作法”等“宁远做法”得到了农业农村部第三方评估组专家和省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的肯定和好评。

着力严把“四关”,精准履责赋能

坚持以农民利益为根本,把好“四关”,确保赋真权、颁铁证。

把好调查摸底关

做到基础信息 “清”

组织乡镇和农业、国土、林业等多部门联合发力,深入村组、农户土户实做到“五个查清”,即户籍人口信息查清、宅基地基础信息查清、土地信息查清、村集体“三资”信息查清、债权债务查清,严防错登瞒报现象发生。

把好身份确认关

做到成员确认“准”

出台《宁远县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资格确认工作指导意见》,按照“尊重历史、兼顾现实、程序规范、群众认可”的原则,通过召开村民代表大会、张榜公示、签字确认等方式,确保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认定程序结果民主、公正、透明,实现成员身份全摸底、集体经济组织全覆盖。整合土地确权、宅基地基础信息管理、“三资”管理等各类平台信息,实现相关数据信息共通共享、精确高效,为产权交易打牢基础。

把好颁证赋能关

做到权能赋予“实”

全县有改革任务的410个行政村(社区)全部建立经济合作社或股份经济合作社,完成登记赋码,其中28个股份经济合作社向成员发放股权证书10670本,发证率100%。土地确权全面完成,共签订农村土地承包合同65.69万份,颁发证书15.69万本,合同签订率、颁证率达100%。扎实推进农村宅基地和集体建设用地房地一体确权登记发证,全县已完成登记发证101259宗,做到了应发尽发。

把好审核评估关

做到工作程序“严”

实行“双向公示审核”,即对基础信息摸排结果张榜公示,凡群众反馈问题及时核实;对一般反馈问题核实后再次进行公示,确定村民没有异议的,由调查小组、核实小组、村务监督委员会代表签字上报审核。对成员身份认定等关键环节实行村自查、乡核查、县抽查“三评估”,发现的问题逐级建立台账、限时落实整改。对改革全过程的资料,实行专档专柜保管。全县集体资产总量比清查前统计上报数核增集体资产208950.12万元,核增集体土地面积31.29万亩。

着力搭建平台,促进活权蓄能

以聚合资源要素、激活交易市场为定位,整合部门力量,强化协同效应,着力打造县、乡镇、村三级联动的农村产权交易服务体系。

高起点谋划

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农村产权交易平台建设,县委书记多次听取专门汇报,带领相关部门负责人深入县农业农村局现场选址、现场督导调研县农村产权交易服务中心建设,提出把产权交易平台建设列入全县重点工作督查考评内容,明确各乡镇、街道党委书记、县直相关部门“一把手”为第一负责人。组建由分管副县长牵头的县农村产权交易平台建设筹备工作领导小组,组织农业农村、自然资源局等相关部门和部分乡镇主要负责人、业务骨干赴安徽歙县、东至县学习考察平台建设情况,结合县情制定出台《宁远县农村产权交易平台建设实施方案》,明确了建设的路线图、时间表和任务书。

高品位建设

按照“全市领跑,全省领先”的要求规划建设县农村产权交易服务中心,投资180万元抓好硬件设施建设,兴建300平方米的多功能交易大厅,设置信息发布区、业务办理区、休息区、洽谈室、档案室等功能分区。业务办理区分设四个服务窗口、党员示范岗。同时,共用县改革与发展局招投室,推进招投标业务流程标准化、规范化。在乡镇、村挂牌成立农村产权交易服务站、产权交易服务点,努力实现农村产权交易服务体系全覆盖。依托县大数据服务中心打造集计算、存储、安全、运管为一体的虚拟化资源池,加快整合农村“三资”管理、土地确权、房地一体化确权、宅基地管理等平台的数据库,推动农村产权交易各类数据对接融合、互联互通。

高标准管理

出台《宁远县农村产权交易管理暂行办法》,实行监督管理、信息发布、交易规则、收费标准、交易管理、档案管理“六统一”模式。强化“四位一体”监督体制,强化内部监督,建立县农村产权交易监督委员会,督促指导县、乡镇、村三级服务平台依法规范交易秩序;强化社会监督,聘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村民代表对产权交易进行现场监督;强化督查监督,把应进必进的交易项目列入专项督办内容,不定期开展督查督办,建立问题清单限期整改;强化纪律监督,县、乡镇纪委监委安排专门力量对农村产权交易进行全程监督,确保阳光操作。

着力激活要素,释放发展动能

引导村组、农户通过转包、出租、入股等方式激活承包地、宅基地等农村生产要素,为培养壮大新农村产业注入动力。

激活承包地要素

给产业富民“加速”

强化规范管理,建立完善土地流转合同鉴证、流转登记备案审查审核等制度,使土地流转有章可循。强化正向激励,对连片规模流转的村集体经济组织和新型经营主体给予适度奖励,县财政每年预算安排20万元,用于土地流转矛盾纠纷仲裁,推动土地流转依法规范进行。农村土地确权颁证以来,全县新增流转土地14.1万亩,稳定流转土地56.7万亩,涉及农户12.5万户。全县形成了20万亩优质稻、20万亩油茶、10万亩烤烟、110万头生猪、1000万只肉兔等优势产业;促进了万众创新创业的热情,涌现了一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近两年培育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等农业新型经营主体1137家,成员达9.85万人。

激活宅基地要素

让闲置农房“增值”

着力做活农村闲置地资源利用文章,积极探索提升“五项收益”,即流转收益、超面积使用收益、融资收益、复垦收益、入市收益。全县通过实施闲置宅基地有偿退出和有偿使用,拆除空心房307座,共计541.4亩,开发了一批精品民宿、农家乐、有机蔬菜园和村级公园、健身场所,让“沉睡资源”变成了“活资产”。湾井镇大凤自然村拆除残破房18座,流转闲置农房24座,复垦开发“放心有机菜园”3000平方米,开设特色民宿、农家乐餐馆10家,2020年共接待游客1.8万人次,突破旅游收入10万元,村民人均收入达到10800元。

激活资源要素

给集体经济“健体”

挖掘和整合农村优势资源,做活资源利用文章,努力打造农业开发型、土地整合型、联合发展型、生产服务型、资产租赁型等壮大集体经济的有效路径,大力拓展村集体经济发展空间。目前,全县村集体经济收入超过50万以上的村10个,超5万元的村309个,彻底杜绝“空壳村”。

激活资本要素

让金融服务“提质”

以实现农户和村集体经济组织财产权益保值增值为核心,探索完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宅基地使用权和村集体资源资产抵押贷款机制,协调金融机构深入村组农户开展授信、现场咨询、资产评估等活动,帮助解决抵押、担保和融资难题,推动实现金融服务与“三农”良性互动、共生共荣。目前,已在10个乡镇、村探索开展承包经营权、宅基地使用权抵押贷款试点,先后为新型农村经营主体发放信贷2009万元,有效化解了“三农”融资抵押难题。

着力统筹结合,全面提升效能

注重做好结合文章,充分发挥激活农村产权的释能效应,释放改革红利,将改革优势转化发展优势。

与保障粮食安全结合

依托村集体经济组织,20个乡镇(街道)全部成立粮食生产联合体,整合水稻合作社、农机合作社等新型组织资源,推行组织化流转、规模化经营、机械化作业、激励化引导。2020年以来,全县粮食播种面积73.6万亩,发展30亩以上种粮大户4969户,100亩左右家庭农场420家,300亩以上农民合作社89家,1000亩以上龙头企业24家,稳定了粮食生产基本盘。

与促进人才振兴相结合

通过改革试点搭建了更多的发展平台,吸引了更多的优秀人才回农村投资创业。2021年,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4682人,吸引600余名返乡优秀人员进入人才库,272名外出务工人员和致富能手纳入村级后备队伍,753人入选新乡贤。水市镇游鱼井村打工能人杨春林回村投资2000多万元,流转承包荒山1万亩,发展优质油茶4000亩,杉木6000亩,带活了村集体经济和农户致富。

与处理遗留问题相结合

加大农村农村产权遗留问题查处力度,对没有登记入账、核算不准确、长期借出、未按手续租赁转让、侵占集体资金和资产的,责成相关责任人完善手续和退赔好资产资金;对未完善的合同,按法律和政策予以补充完善或收回;涉及违规违纪的移交纪检监察机关处理,涉嫌犯罪的移交司法机关处理。

(作者系宁远县委常委、副县长)

来源:湖南省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公众号

编辑:李丽璇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三农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