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王建球: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作出湖南贡献

来源:新湘评论 作者:王建球 编辑:刘艳芳 2024-05-16 15:09:17
时刻新闻
—分享—

微信图片_20240515222244.jpg

2024年3月6日,通道侗族自治县双江镇长安堡村一处油菜基地,农技人员操控植保无人机在开展“飞防”作业。李尚引 / 摄

微信图片_20240515222241.jpg

开展早稻机插作业。蔡小平 / 摄

习近平总书记亲临湖南考察期间,在多个场合就“三农”工作作出重要指示,指出要把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作为新时代新征程“三农”工作的总抓手,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特别强调湖南是全国13个粮食主产省之一,水稻播种面积、总产量均居全国第一,要扛起维护国家粮食安全的重任;要求压实责任,确保春播面积,细化春季田间管理,保障农资充足供应,强化农业社会化服务,在良种良法良机良田深度融合上下大功夫,落实好强农惠农富农政策,保障农民种粮收益,充分调动农民群众种粮积极性,为全年粮食增产和农民增收开好头、起好步。全省农业农村系统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聚焦稳面积、夯基础、强支撑、抓推广、优政策,持续用力抓好粮食生产关键环节,确保今年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7135万亩以上,产量稳定在615亿斤左右,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作出湖南贡献。

聚焦稳面积,高标准抓紧抓实春耕春管。把稳面积、提单产作为抓好粮食生产的关键。抢抓农时,加快集中育秧设施建设,按照“一年基本建成、两年全面扫尾”的实施节奏,新(改)建育秧设施1800万平方米,新增服务大田面积550万亩,确保早稻集中育秧面积稳定在1350万亩,力争2025年前基本实现水稻集中育秧设施全覆盖。持续开展省级领导联系粮食生产万亩示范片工作,16位省级领导联系18个万亩示范片,推动形成了“五级书记”抓粮食生产的工作格局。在74个粮食生产重点县安排早稻集中育秧1350万亩,确保早稻面积稳定在1800万亩以上。在94个县市区落实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面积106万亩,确保全省完成大豆种植面积210万亩以上。抓好种子、化肥等重点农资供应,开展“湘剑”护农暨农资打假保春耕专项行动,组织农机经销商、维修企业、专业合作社等做好机具供应、储备和检修。突出农业防灾减灾,及时发布农业灾害风险预警,组建日常巡查、应急救援、技术指导、物资保障等队伍,提升农业防灾减灾救灾能力。扎实开展“虫口夺粮”保丰收行动,持续部署推动病虫害防治面积超2100万亩次,确保病虫害损失率控制在5%以内,以减损促增产。

聚焦夯基础,高质量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落实新一轮粮食产能提升计划,把提升高标准农田建设质量和管护水平摆在突出位置。在落实财政投资标准基础上,采取先建后补、新增耕地指标交易收益奖补、农业项目支持等方式,吸引市场主体投资,撬动金融贷款投入高标准农田建设。今年全省投融资创新项目将撬动社会资本投入约19亿元。推广村集体经济组织“统管模式”、新型主体“托管模式”、专业队伍“专管模式”,引入保险公司对工程质量提供全过程风险保险,推进高标准农田投资、建设、运营、管护一体化发展。全省年内完成300万亩以上高标准农田建设,到2030年把4804万亩永久基本农田全部建成高标准农田。会同相关部门,有序推进耕地“山上”换“山下”;持续实施小型农业水利设施建设和管护三年行动,恢复2.7万处农村小水源蓄水能力,畅通2500公里“中梗阻”渠道,提升64.8万亩山上经济作物灌溉水源保障能力。

聚焦强支撑,高层次推进农业科技创新。持续推进种业创新和智能农机产业发展高地建设,为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科技创新高地贡献“三农”力量。加快推进岳麓山实验室建设,积极争取落地生物育种专用重离子加速器等重大装置,集聚3000人以上高水平种业创新人才团队,打造种业创新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充分发挥农业院士团队力量,扎实推进杂交水稻、耐盐碱稻、淡水鱼、木本油料、柑橘等十大种业创新平台建设,实施一批农业重大科技攻关和品种选育。打造智能农机产业发展高地,进一步引导中联重科、山河智能等工程机械行业龙头企业深入开展农机研发智造,致力攻克机收减损、油茶机械化采收等关键难题,带动农机制造工艺和智能化制造水平全面提升。加快研发一批适用丘陵山区特色产业的新型机具,切实解决湖南丘陵山区“无机可用”“无好机用”的实际困难。

聚焦抓推广,高效率推动良田良种良机良法融合。加快农业水利灌溉设施建设,在平湖地区新增160万亩耕地种水稻,遏制耕地“非农化”、基本农田“非粮化”,强化新建高标准农田用途管控,确保长效利用。推动稻稻油、稻再油等模式熟化和本土化,开展短生育期油菜等技术攻关。用好农机购置补贴政策,推进农机研发制造推广应用一体化试点,创建万亩水稻全程机械化生产示范区,补齐水稻机插短板,力争通过3年努力,全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到65%,其中水稻、油菜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分别达到87%、73%。打造6个大豆和玉米单产提升整建制推进县,创建7个大豆单产提升工程县,全省创建各类示范片5000个以上,力争全省7135万亩以上粮食种植面积的平均亩产提升1个以上百分点。

聚焦优政策,高水平强化粮食生产支持保障。按照“政策保本、经营增效”工作思路,加大政策补贴和扶持力度,全力以赴增加种粮农民收入,充分调动农民群众种粮积极性。落实耕地地力保护补贴、绿色高产高效行动、粮油单产提升资金,统筹整合商品粮大省双季稻发展、社会化服务、稻谷目标价格补贴等涉农资金支持早稻集中育秧、机插机抛和集中育秧设施建设。持续扩大完全成本保险和收入保险试点范围,降低粮食生产经营风险。全面落实促进农民增收尽快见效的20条举措,实施新型经营主体信贷担保和贷款贴息,支持各类经营主体发展农业生产,让农民从现代经营方式的变革中获得更大收益。

(作者系湖南省农业农村厅党组书记、厅长,省乡村振兴局局长(兼))

来源:新湘评论

作者:王建球

编辑:刘艳芳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三农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