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下载
“80后”大学生养猪8000头 她是衡阳县首位“女猪倌”
2020-05-14 16:56:19 字号:

“80后”大学生养猪8000头 她是衡阳县首位“女猪倌”

衡阳县西渡镇“80后”大学生蒋艳,毕业后没有选择繁华的都市,而是回到老家赤水村当起了“猪倌”。

2019年,蒋艳的养殖场出栏生猪8000头。

蒋艳和工人正忙着收割蛋白桑。

新鲜的蛋白桑经过粉碎加工后,成为营养丰富的生猪饲料。

富民牧业生猪特色产业园。

红网时刻通讯员 易建军 王佩璐 陈吉亮 唐僚原 记者 姜珊 衡阳县报道

衡阳县西渡镇的“80后”大学生蒋艳,大学毕业后没有选择繁华的都市,而是回到老家赤水村当起了“猪倌”。经过多年的努力打拼,不但有了自己的养殖公司,还成立了生猪养殖合作社。2019年,她的养殖场出栏生猪8000头,实现销售收入3346万元。

在富民牧业生猪特色产业园里,连片的蛋白桑长势甚好、绿叶叠翠,蒋艳和工人正忙着收割。这些新鲜的蛋白桑经过粉碎加工后,就成了营养丰富的生猪饲料。蛋白桑富含蛋白质和粗纤维,不仅可以改善猪的肠胃,还可以提高免疫力。蒋艳除了自己种植, 还发动周边村民利用空闲的山地来种植蛋白桑。通过回收,给村民增加了一份收入,同时自己也能养更多健康的猪。

赤水村紧邻县城,当地一直有养猪的传统,为了将村里生猪养殖业做大做强,蒋艳跑遍河南、河北、山东等地四处取经,学习生猪养殖技术。通过不断学习和研究,努力提高养猪科技含量,走新型生态养猪之路。

蒋艳告诉记者,猪舍现在都是恒温的,自动控温 ,冬暖夏凉,喂饲料的话都是自动供料,自动供水,节约了人工的工资,避免了饲料的浪费,还减少了人员进到猪舍里面与猪接触 ,减少了病原的传染。同时,蒋艳还采用区域性循环种养结合模式,建立和完善“桑叶养猪—粪便发酵—沼气供暖—沼粪肥桑”的种养结合技术体系,有效控制和治理污染,实现新型生态养殖。

2009年,蒋艳牵头成立富强生猪养殖合作社,通过率先引进自动化饲养系统,研发新型喂养饲料,实现精准、放心养猪,带领周边养殖户抱团发展。

来源:红网

作者:易建军 王佩璐 陈吉亮 唐僚原 姜珊

编辑:王津

点击查看全文

回首页
返 回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