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县武圣宫镇村民观看黄梅戏《女驸马》演出现场。
目前,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空间存在两大困境。一是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物理空间严重不足,二是服务空间之间的阻隔壁垒依旧存在。这些都成为阻碍农村公共文化空间顺利建构的现实困境。本文将从推进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空间的困境、方向和向度入手,为解决农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公共文化需要提供路径参考。
一、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空间改革的现实困境
目前,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空间存在两大困境。一是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物理空间严重不足,二是服务空间之间的阻隔壁垒依旧存在。小众化、家庭化、私人化分散状态的传统发展格局尚未根本打破,文化的关系场、需求场、空间场也未进行有效整合,再加上农村居民文化需求微分化、文化空间隔离化等因素,这些都已成为阻碍农村公共文化空间顺利建构现实困境的不利因素。
(一)空间隔离化:农村公共文化空间困境
农村公共文化空间既包含了有形的物质文化空间,也包含了无形的精神文化空间。无形的精神文化空间必须依托物质文化空间存在而得以发展。精神文化空间是特定的农村社会结构形成的人际交往的社会交往网络关系。物质的农村公共文化空间对农村居民的价值观的养成、凝聚力的形成、风俗教化的继承都具有很强的塑造作用。村民通过集会的形式以议事的方式对村里重大事件进行表决,能够将村民紧密联系在一起,使得村民的凝聚力得到进一步加强。精神的文化空间必须依托物质的文化空间而存在发展,但是当发展到一定程度以后,精神的文化空间可以脱离物质的文化空间而相对独立的传承。
以农村祠堂为例。新中国成立前,中国的祠堂是维系整个宗族的纽带和中心,从不同方面规范着宗族居民的思想空间的边界,对居民在人文教化和道德规范也起着规范作用,在整合农村的资源和各种势力方面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丰富居民的空间内容和空间变迁方面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宗族祠堂是祭祀先祖、传承祖训、教化子弟和进行公共决策的重要场所,也成了农村中具有较强文化承载力的重要场所。
新中国成立后,在计划经济体制时期,以行政直接干预为主导,农村公共空间的发展呈现出萎缩的趋势。同样以祠堂为例,农村社会发生了巨大的改变,农民的生活空间和生活方式也发生了相应的改变,包括农村祠堂在内的公共文化空间已经逐渐被分割化、分散化、边缘化,导致农村公共文化发展精神空间也被碎片化、异质化和格式化。
改革开放后,我国的城乡二元制的经济结构已经被逐渐打破,农村富余劳动力已经从土地上解放出来,很多农村劳动力都向城镇转移。农村人口出现了空心化的现象,农村文化公共服务的物质空间在不断地萎缩,进而农村公共文化的精神空间也是相应地呈现萎缩的趋势。农村公共空间隔离化是农村公共文化发展所面临的第一道障碍和第一个困境。
(二)需求微分化:农村公共文化需求困境
农村居民的公共文化需求主要是通过公共娱乐、公共活动、日常沟通、身体锻炼、知识培训学习等形式表现出来。身体锻炼主要是跳舞、跳绳、跑步等各种民间体育运动。农村居民的知识培训主要在农村文化广播站、农民书屋、农民图书馆等公共场地进行。公共娱乐活动是指农村电影放映、群众歌舞表演和地方性戏剧等。
当前,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空间面临诸多需求困境。农村公共文化呈现出小众化、家庭化、私人化分散发展状态,农村居民的大众化、全民化、公共化的空间还没有建立起来,他们都还是按照以前的思维方式、依据自己的生活习惯、根据自己的喜怒爱好自行分类参与到各种不同的社会文化活动中去。总之,农村公共文化空间的微分化是当前农村公共文化发展的第二道障碍和第二个困境。
基于此,突破瓶颈需求困境就必须释放文化有效空间。由于农村公共文化场域及文化生产场域对教育系统存在严重依赖,有限的农村文化场域无法满足当前的农村居民微分化的需求,所以农村文化发展进程中的有效场域仍然需要大力扩展。
通过行政力量的介入,最大限度地调动农民居民参与文化活动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充分激发农村居民融入文化活动的热情,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让他们完成从观众向文化建设的演员甚至导演角色的转变,让他们尽情享受慢节奏的文化生活,在农村公共文化空间发展过程中寻求出最大公约数。
因此,在农村公共文化空间发展过程中,必须改变居民微分化的需求状态,必须改变地方文化形式之间的恶性竞争,必须要充分融合相互关联的文化形式来表达农村居民的价值理念、表达他们的社会责任感、表达他们的生活热情。
二、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空间改革的建构方向
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空间改革的建构方向就是降低交通成本,根据农村人口地理分布的特点,尽量降低农村居民的出行成本和参与的交通成本,合理规划,统筹决策。
(一) 降低交通成本:根据地理分布选择最优半径
打造农村公共文化空间,必须要充分考虑农村人口的年龄结构、分布情况和集中程度。根据农村人口地理分布的特点,尽量降低农村居民的出行成本和参与的交通成本,合理规划,根据需要集中建设农村公共文化的基础设施。一般来说,按照传统的理念,以步行的标准计算,农村公共文化基础设施的最佳辐射半径控制在20分钟之内。在此区域内,集中建设公共设施是最佳选择。
随着农村交通道路优化升级,较高级别的农村公路随处可见。根据形势发展的需要,根据农民居民对文化的不同需要,农村的公共文化基础性的设施必须要划分不同的层次和等级。如有行政村的公共文化设施,乡镇的文化设施。根据旅游的文化需要,还可以分为县级、市级甚至省级的公共文化设施。农村居民可以自己的兴趣和喜欢,更加自己出行的交通状况可以自由选择不同辐射半径的文化需要,画出他们文化半径的最大同心圆。
“地理空间成为村民广域活动的限制性条件,也会影响村民间的对话质量,而农村公共文化空间的构建需要突破基于地理元素的物理条件的限制,提升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对话效率。”与城市的陌生人生活环境不用,农村社会是熟人社会,是基于血缘关系构建起来的网络关系的熟人社会。由于计划经济的影响,以前的农民居民都是局限于以自然村为半径的活动空间,局限于熟人社会的活动空间,局限于传统文化观念所规定的文化活动形式,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农村居民的公共文化空间的延伸和拓展。
“突破农村行政界线构建镇域范围内的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在行政力量引导下挖掘农村文化资源,在更大的地域空间内构建起熟人网络,才能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发展构建起软环境。”必须根据农村居民的文化需求模式来相应取代以往的行政向度下的公共文化植入模式,充分强化农村在农村公共文化服务过程中的主体性和强调其个性化需求,能够让农民居民有了文化上的认同感、获得感,可以形成一种循环累积的正向效应,成为建构农村公共文化空间的发展方向引领。
(二) 合并同类项:整合农村公共文化资源
构建以农村居民为主体的农村文化共同体,是农村公共文化空间发展的必然趋势,需要充分调动居民的热情和积极性。农村文化一般是呈现分散性的状态,里面有许多传统文化的因素,需要对传统的文化进行批判的吸收和继承,既不能盲目地把传统文化全盘摈弃,也不能对传统文化不加鉴别地予以继承,而是应该在批判继承的基础上,根据农村公共文化发展的需要,对农村的文化资源和文化项目进行有机地整合,合并同类项,让其更好地为农村居民服务。
正如上文已经提到所及,农村公共服务文化空间已经被隔离化、微分化、碎片化,已经成为了农村公共文化发展的瓶颈。由于农村居民居住的分散性,再加上很多的农村都没有自己独特的文化资源和文化项目,没有树立标志性的文化品牌。基于此,在打造农村公共文化品牌的过程中,必须要以乡镇为单位对全乡镇的地方文化进行提炼和挖掘,进行有机整合,打造具有乡镇特色的文化品牌,以此带动腹地紧邻村落的发展。
当然,整合并不是意味着将盲目地把摊子铺得很大,并不是把各种文化形式如地方性、民间手艺、民俗、民间集会等简单地凑合在一起。而是要通过合并同类项进一步扩大农村文化精品的影响力和扩张力,在创新的基础上打造精品文化产品,树立文化品牌,并且以一带多,强化农村文化的渲染力。
农村的地方戏曲在组织规模、发挥后续影响力、打造农村地方文化品牌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地方戏曲通过说唱形式在精神方面凝聚了农村居民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的思想意识,在规范农村居民的共同价值观念、价值追求和价值理念方面的共同的行为规范、共同的社会态度方面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因此,农村的地方戏曲等文化形式在促进多种文化资源的整合构建的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三、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空间建构的考察向度
农村公共文化空间为农村居民提供了一直遵守的行为规范,为居民之间搭建了交往平台,为居民形成集体记忆和意愿表达营造了气氛环境,通过对其功能向度进行考察而构建公共文化空间提供了决策参考。
(一)功能承载向度:集体记忆和意愿表达
1、集体记忆的承接载体
农村公共文化空间是农村集体共同记忆的载体,也是农村集体文化和社会规则的载体。
与碎片化和异质化的城市社区的陌生人社会不同,经过世世代代繁衍生息,农村人与人之间已经形成了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熟人社会。农村居民通过农村公共文化空间有机捆绑在一起,每一个都成为了农村公共文化的建构者,每一个人都在互相监视、纠正彼此行为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形成了同质性的社会态度、思想观念和集体文化。
农村公共文化空间能够成为规范行为、激励激发创造力、道德震慑力、引领教育后人的方向指引,成为农村居民保留传统文化集体记忆承接载体,具有规范农村居民行为功能的物理空间载体。
2、居民意愿的表达载体
农村公共文化空间除了是承载文化发展的物质空间外,还成为农村居民信息交流的公共平台和农村居民意愿的表达载体。农村的地方戏曲和居民的节庆都是构建农村公共文化发展的精神文化空间。
农村地方戏曲一般都是居民凭着自己的爱好与兴趣而聚合在一起的地方文化形式。对于当前的电视、网络、电影等媒体方式,农村居民参加的机会是很少的。不过,他们参与地方戏曲的机会还是很多的,可以通过参与其中可以与其他居民进行情感沟通交流,通过参与其中充分展示居民个人的艺术魅力和个人形象,通过参与其中可以充分感受文化并成为文化的渲染者。
歌舞、礼仪、服装、说唱等农村文化形式承载了农村居民的信念追求、价值追求、生活追求、邻里情感的意愿表达,充分反映了弘扬社会正气、歌颂社会美德、讽刺假恶伪善的民间底层愿望。
在抚慰心灵方面,农村公共文化在农村居民参与的过程中强化了对规则的敬畏感和仪式感,进一步增强了人脉交往的信任感,增强了教化作用。
在社会控制方面,农村公共文化以喜闻乐见的文化形式表达和呈现出来,表演涉及的事件、地点、人物并不是真实的,但是都在心理上暗示群众的底线思维,这种自律的控制较行政强制下的他律会产生更好的效果。
(二) 观念表达向度:居民价值观表达和地方文化塑造
农村的地方文化呈现出具有本地特色的多元的文化样式,发展农村公共文化空间应该结合本地的特点,通过有机整合和加以创新,塑造农村居民的价值观和展现农村居民的生活图景。农村公共文化空间发展通过农村居民的生活空间结合在一起,通过村民集体行为得以展露,在农村居民价值观表达和文化塑造方面形成一股合力。
农村地方文化一方面正成为农民经济实力的风向测度标,另一方也展示了当前农村居民的生活状态和精神面貌。农村地方文化在传统经济状态下扮演者着重要的角色,文化的内容以说教为主,注重传统思想观念的传承。当城乡二元制经济格局逐步被打破后,广大农民有了更多的时间与择业的自由,不再被束缚在土地上。农村的地方文化形式也逐渐丰富多元多样,但是地方戏曲在农村公共文化发展中所承担的文化功能并没有削弱。地方戏曲已经成为了农村公共文化中的包括忠诚、公德、家庭伦理等传统文化内容的重要形式。农村的公共文化塑造将通过具有地方特色的兴盛把主流意识以说唱戏曲的形式表现出来。在农村中的各种庆典活动,包括农村中的结婚典礼、寿庆典礼、新房乔迁庆典、重要节日的庆典等都离不开通过农村地方戏曲形式充分表达出来。
(作者系湖南省社会科学院副研究员,研究方向为政治经济学农村经济。)
来源:红网
作者:陈扬
编辑:唐盈
本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