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媳妇半条命”“一场丧事两头空”。大操大办、厚葬薄养、人情攀比等一系列不良风气、陈规陋习曾是一些地区乡村致贫的重要原因。通过多年的脱贫攻坚和乡村治理,诸多不良风俗习惯已得以改变,然目前,一些陈规陋习和落后思想并没有“断根”,不仅影响着脱贫成果巩固,而且制约着乡村振兴。
一个人要完成自我救赎,需有强大的精神支撑。一个地区要改变生存面貌,也需要精神的指引。在某种意义上,精神才是最核心的力量。鲁迅先生弃医从文即是认为,精神才是改变一个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最根本的力量。在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伟大战略中,也只有精神才能散发最根本最持久的作用,让”等靠要“变为主动创造,让懒惰变为勤奋,让得过且过变干事创业,实现让一个群体、一个村庄、一个地区发生蜕变的长远目标。
只要精神强大,再贫瘠的土地上都能开出希望之花。今年疫情最严重的时候,诸多贫困地区少年儿童的学习故事感动无数网友,湖北十堰丹江口一女孩在山坡上上网课的视频在网上热传,新疆女孩库乃·阿扎提则是每天下午四点爬到家附近的山顶,连接网络,开启她最宝贵的学习时光……这些故事,传递着强烈的希望。公众会相信,这些孩子长大后会大概率拥有一个光明的人生,还会是改变家乡面貌的推动者、创造者。这就是精神的力量,它能从生命的最深处驱使一个人去改变命运。贫困地区需要这样的力量,乡村振兴需要这样的力量。
应该认识到,脱贫攻坚不仅极大地改善了贫困地区的生活条件、奠定了创造经济财富的更好的基础,也让乡村文化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拉近了距离。但精神是最难改变的,有些流传了几百年甚至上千年的封建落后文化仍在乡村盛行,以致群众的思想仍被拖住,行为没有和时代接轨。浅的层次上看是习惯不好,深层次上看则是没有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的精神力量,以致难以紧贴时代潮流干事创业,掣肘了致富、阻碍了走向更加美好生活的步伐。因此,必须大力推进移风易俗,让更好的精神注入乡村,推动先进文化浸润乡村、塑造乡村。
具体而言,是教育引导与处罚约束并重。教育方面,一是要把乡村道德讲堂、文化课堂、农民夜校等平台用好,有计划地开展一些文化惠民活动,比如故事宣讲进乡村、全民阅读进乡村;二是大力评选奖励道德模范、文明家庭、五好家庭,形成良好的精神文明的建设氛围。约束方面,一是要进一步完善乡村治理制度,真抓实干让村民规约发挥作用,把红白理事会、纠纷调解委员会等自治组织的管理纳入村党组织履职考核范围;二是要想办法把乡贤、“五老”等群体团结起来,要探索操作性强的处罚办法,德治与法治并重,构建强大有力、覆盖面广的乡村治理体系。
然而,不良风俗的形成并非一朝一夕,甚至有深层次的文化根源,因此整治不可能立竿见影、一蹴而就。另外,合理的乡愁也是一笔财富,保护传承好乡村文化极其重要,因此,整治乡村的精神顽疾和思想杂症要避免用力过猛、矫枉过正,需稳稳发力、久久为功。要多听听群众心声,不能忽视群众的合理诉求。总之,就是要把改变乡村的精神面貌当作一项长期性重任,不遗余力而又通情达理地推进。
来源:红网
作者:汪祯茂
编辑:唐盈
本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