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下载
湖南芷江清江村:清水江畔唱新歌
2021-04-08 09:29:33 字号:

湖南芷江清江村:清水江畔唱新歌

“贵州流下一条河,弯出一个穷山窝;山路陡峭跑断脚,水路滩险累背驼。”这首民谣唱的是湖南省芷江侗族自治县碧涌镇清江村曾经的落后和贫困。

位于清水江畔的清江村,与贵州天柱县瓮洞镇、湖南会同县漠滨乡、洪江市托口镇接壤,素有“脚踏两省、鸡鸣四县”的美称。尽管地处交界之地,但长期以来,村民却“抱着金蛋过着穷日子”。

2014年,清水江上的托口电站蓄水发电后,清江村整体后移,村民告别了祖辈生活的院落搬进移民新村。依靠国家移民后扶和精准扶贫政策,清江村通过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培育特色产业、改善人居生活环境,走出了一条致富奔小康的新路子,是全省第一批移民后扶整村推进示范村、县美丽乡村、乡村旅游试点村。

“要想富,先修路。”据当地村干部介绍,2015年清江环库公路修通后,清江村终于结束了无公路的历史。之后几年,更是依靠精准扶贫政策实施了水泥路面硬化,提质改造了通村公路,开通了到县城的客运班车,架通了白毛寨、马颈界两个移民安置点通讯光纤“信息高速公路”。

路,带动了产业发展,助推了产业振兴。在县移民开发服务中心和驻村工作队帮扶下,清江村大力发展杨梅、柑橘等产业,投入资金80余万元对村柑橘场进行了品种改造,投入资金50万元硬化了场内便道、修建了一个柑橘储存仓库,建成了一个4000平方米的村扶贫车间,不仅增加了村集体收入,也让村民实现了在家门口务工增收。“现在柑橘场每年为村集体经济增收10万元以上,村民人均年纯收入从2014年的1700多元提高到去年的7000多元。”该名村干部说。

“守着大河没水喝”是以前清江村白毛寨最为奇怪的一个现象。白毛寨共60多户300多人,寨子整体后移搬迁前仅有一口水量很小的水井。“那时候因水井水量小,白天打不到水,就只能半夜打着电筒排队到井里一瓢一瓢舀进桶里。”村民龙细英回忆。移民搬迁后,为了解决村民饮水难问题,县政府完成了村里782户的饮水工程,使家家户户都通上了自来水。原来最缺饮水的白毛寨如今有了两套饮水系统:一套是自来水供日常用水;另一套是新建的2个山泉水池用于提取饮用水。

“身在电站库区用不好电”也是清江村民最为发愁的事。由于电压不稳,照明夜仆仆、电视闪呼呼、冰箱烧成糊。

为了解决村民用电难题,清江村支部“两委”班子争取电力部门支持,对全村进行了农网改造,彻底解决了用电难题。如今,清江村不仅用电无忧,还在移民安置点实施亮化工程,装上了路灯,布上了彩灯,成了清水江上的一颗“夜明珠”。

口袋鼓了,烦心事解了,如何提高村民生活的幸福指数呢?清江村改变“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传统观念,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发展理念,做足水文章。随着白茅寨、马颈界移民安置点的美化亮化绿化和风貌改造,移民长廊、移民广场、百姓大舞台、九牛归塘雕塑、杜鹃花带、小区林荫道、清江大码头、传统侗寨区等一大批景观的建成,往日闭塞落后的侗寨面貌焕然一新,成了清水江畔的美丽乡村。

“我们将以白茅寨、马颈界安置点为中心,沿河修建步行栈道、钓鱼台、民宿、农家乐,开辟‘清江游’旅游精品线路,打造周边省市县乡村旅游最美目的地。”该村干部说。

来源:农民日报

作者:田骅 田鸿

编辑:丁洵

点击查看全文

回首页
返 回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