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下载
在山水乡村里留住乡愁
2021-12-02 17:21:36 字号:

在山水乡村里留住乡愁

峒河沿岸、明珠璀璨,陌上菜花黄、十里油葵香。

干净整洁的马路,错落有致的楼房,白墙黛瓦的村庄……走进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泸溪县潭溪镇大陂流村,田园放歌、山水交融、鸟语花香、流水潺潺。这里一年四季,生机焕发,宛如一幅水墨丹青的山水画。

近年来,该村党支部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按照“一个引领、四个打造”发展思路,深入推进“党建+”模式,将支部建在产业链上、党员聚在产业链上、村民富在产业链上,走出了一条党建强、产业兴、生态美、治理优、百姓富的美丽乡村蝶变之路。

汇聚“人才”力量 发动振兴新引擎

村子富不富,就看党支部。

今年换届,“领头雁”向常生再次满票当选村党支部书记,1名返乡青年党员选进支委,2名党员致富带头人担任村小组长,村“两委”成员平均年龄35岁,大专以上学历3人,实现“一升一降”目标。

一批懂农业、爱农村、有干劲的党员充实到村组干部队伍中,村级班子年龄、学历、结构大幅优化,筑牢了村党组织战斗堡垒,汇聚了“人才”力量,激活了发展内生动力。

以前村里条件差,贫穷落后,村民靠砍柴、卖炭、种田为生,多亏了党的好政策,让大家脱了贫致了富。向常生说:“今后,将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强化党建引领,抢抓新机遇,发展椪柑、辣椒育苗等主导产业,壮大村集体经济,结合山水主题,推进乡村旅游发展,把美丽家园建成山水公园。”

“党建+绿色农业” 创新发展“新标高”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大陂流村坚持把发展产业作为强村富民之基,深入践行“两山论”,做好农业“四大产区”建设,加快田园综合体建设步伐。

以“互助五兴”为抓手,创新产业发展模式,实行“党小组+党员+产业”机制,全村41名党员,分成4个产业党小组,每人联系3-5户产业示范户,开展生产互助。通过“支部领建、党员示范、群众联动”,立足产业生态化,持续打造“党建+绿色农业”。共发展优质椪柑1350亩、优质双低油菜810亩、水稻800亩、辣椒215亩、油葵80亩,规划建设高标准农田200亩,打造全县农业新标杆,乡村振兴“新标高”。

采取“支部+合作社+基地+农户”模式,育优培壮村集体经济。开发辣椒育苗110万株、春香柑橘苗10万株、高杆月季2000株等村集体产业。通过土地入股、委托帮扶等形式做实利益联结,既壮大了村集体经济,又鼓起了村民腰包。村集体经济收入达40万元,全村人均收入2.3万余元,大陂流村实现从集体经济“空壳村”向村强民富“明星村”振兴蝶变。

农旅融合新模式 擘画山水大观园

近年来,村支部紧跟全域旅游、大众旅游、旅居时代发展趋势,深化“党建+乡村旅游”,创新农旅融合模式,打造集休闲、观赏、采摘、农耕体验于一体的田园综合体。

做活“山水”文章,让青山绿水相映成画,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实现“形、色、韵”相融合,创造了“花在家旁开、水在村中流、人在画中游”的美丽乡村大陂流印象。

牢牢统筹“生产、生活、生态”三大空间布局,以美丽乡村“五化”建设为抓手,提质升级人居环境。

投入项目资金1000多万元,硬化通组公路3.2公里,村间道路3公里;修建防洪堤2.5公里、山塘水库2座、灌溉水渠2.3公里、排污沟3.6公里;新修旅游门牌、风雨亭、文化长廊、旅游停车场;安装太阳能路灯120盏、栽树320余颗、种花草30多种,绿化美化覆盖面积达86%以上。着力打造省级美丽乡村示范村、省级同心乡村,已成功创建省级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村、州级美丽乡村示范村、全面小康示范村和库区移民示范村。

该村大力兴建村级服务中心、党员活动室、卫生室、图书室、垃圾分类亭、文化健身广场等公益项目。推进“一拆二改三清四化”,狠抓改厨改厕、牛皮廯清理、危旧房拆除等人居环境整治,力促旧貌换新颜。全村实现广播、电视、通信、邮递、互联网“五通”,农网改造全覆盖,村民参保率100%,矛盾纠纷调处率98%以上,构建了“矛盾不出组、看病不出村”的生活宜居格局。

“我们村变化太大了,以前脏乱差,现在美如画,大家的心情也好了,各种活动也热闹起来了,每天晚上都有人在广场上唱歌、跳舞、拍抖音,成了网红打卡地。”谈到村里环境变化,村民向仁亮打心底里开心。

新风徐徐扑面来 浓浓乡愁深深留

村美民富,诗意栖居。

美丽乡村建设不仅要美了乡村、富了乡亲,还要为当代和后世留住美丽乡愁,让“看得见山、望得见水、留得住乡愁”成为美丽记忆。

村支部以“五美”为目标,以传统“孝廉”文化为核心,乡土文化传承为抓手,深入实施乡风文明铸魂行动。既注重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又提供多元文化服务。成立大陂流民俗表演队,筷子舞、九节鞭、团圆鼓、唱山歌、舞龙狮等成为民俗文化标志,传统农耕、手工豆腐、鲜豆腐脑、桐叶粑、包谷酸等成为一代人的回忆,时常勾起人们的乡愁。

用活“村规民约”,以“党建引领、互助五兴”为抓手,因村、因户制宜,制定《村规民约》《文明户创建标准》等规章制度。组织党员、群众开展“星级文明户”“最美农家”“最美媳妇”等讲文明树新风评选活动,提升了村民素质,以党风带家风促民风转村风。举办油菜花艺术节、美丽乡村大擂台、喜脱贫奔小康等活动,让村民既过上好日子,又活得“有精神”,把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变成生动的现实。

志行万里者,中道不辍足。“未来,我们将以赶考的状态,干在实处、走在前列,不断擦亮“山水大陂流”新名片,书写新时代乡村振兴壮美新篇章。”向常生对村里的未来充满信心。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作者:向晓玲 杨波

编辑:丁洵

点击查看全文

回首页
返 回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