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下载
人间最美是稻田 | 城头山古稻田:跨越6500余年的湖南农耕文化名片
2023-05-09 09:53:25 字号:

人间最美是稻田 | 城头山古稻田:跨越6500余年的湖南农耕文化名片

编者按:

每一个能吃饱饭的人都应学会欣赏耕地的美。为了在全社会进一步形成严格保护耕地、科学利用耕地的思想共识和行动自觉,湖南省地质博物馆通过“人间最美是稻田”湖南省耕地保护专题展览,选取了“浏阳市丰裕村”“新化县紫鹊界”“澧县城头山”和“安仁稻田公园”四个具有代表性的点,分别展示耕地的“乡村振兴之美”“人文之美”“生态之美”和“文旅融合之美”。

图片

如果说洞庭湖决定了湖南“鱼米之乡”称号里“鱼”的地位,那常德市澧县城头山遗址则让“米”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数千年前。

面积约700多平方公里的澧阳平原上密集分布着400多处史前遗址,城头山遗址作为其中的佼佼者,这里不仅诞生了最早的“城里人”,更有全世界已发现最早的、形状最好的、保存最完整的水稻田。

图片

6500多年过去,城头山遗址已经成为湖南农耕文化的一张闪亮名片,而澧阳平原的土地至今滋养着生活在这里的人们,而且会一直持续下去。

“稻作之源”的痕迹

图片

被誉为“中华城祖 稻作之源”的城头山,城市烟火存续了2000多年,历经了大溪文化、屈家岭文化、石家河文化几个历史时期。

1996年,当考古人员在发掘城头山城东古城墙时,古稻田以真容重新呈现在世人面前。这些稻田一共3块,系用原生土地面由东南向西北略呈倾斜走向的凹槽地形,于两边平行垒筑田埂而成丘块。稻田平行排列,长、宽分别约为40米和30米,田埂之间是平整的厚30厘米的纯净灰色田土。

古稻田分为两期,第一期距今6300年到6800年,属汤家岗文化,在它的上面还叠压着距今6200年到6300年,属大溪文化一期的水稻田。

“挖下去的时候明显感觉到泥土变软了,稻田土是长期在保水的状态下形成的,和其他的土壤是不一样的。”参加过发掘的郭伟民清晰记得,古稻田里的土壤与现代极其相似,尤其是田里的龟裂纹。

考古人员从古稻田的泥土中清理出不少保存完好的稻叶、茎、须和稻粒,甚至挖出了一个有灰白色根须的稻蔸,与附近农田中刚收割的稻蔸几乎没什么区别。

随着发掘工作逐步展开,古稻田旁边的蓄水坑、流水沟等灌溉设施也次第被清理出来。

“与其说是熟悉,不如说是亲切。”专程到城头山旅游景区暨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参观的游客周秋云指着出土的骨耜、骨耒等农业工具告诉记者,尽管多年没有种田,但出身农家的他对水稻种植并不陌生。

“栽谷是个细致事,从水沟的流向就知道古人也讲究精耕细作。”周秋云感慨,想不到自己儿时从长辈言传身教中获得的种田经验能追溯到城头山的先民这里。

诚然,先民们在耕作中留下的痕迹,穿越数千年时光,成为唤醒文化记忆的钥匙和沟通古今的桥梁。

其实,在城头山遗址考古发掘早期,尤其是确认了古城规模后,大家都对先民们的食物来源充满了猜测——直到古稻田的面世才有了定论,同时,古稻田对于颠覆“中国水稻由南亚传来”的说法起到了重要作用,为理清人类史前稻作农业的发展脉络作出了贡献。

稻作文明的传承者

图片

站在城头山古文化遗址博物馆的最高层,可以看到护城河外的稻田里劳作的村民。拂过田野的轻风,饱含着仿佛来自6500年前禾苗的青气。

由于地势平坦、水系发达,城头山遗址所在的澧阳平原自古便是稻作农业的宝地。数千年来,无论沧海桑田变幻,人们饭稻炊鱼的传统绵延至今。

“遗址里的古稻田我早些年看过,在作田人眼里,是块好田,假使现在用心伺候一下,肯定高产。”今年60岁的村民老吴是附近公认的种田把式:“那时候粮食产量低,越是吃不饱越是想把田种好,多收点谷,能够餐餐吃饱饭。”

“每天有两三百车耕作土要运到,如何确保运输途中的安全、如何监管每一车都没有废土,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其实并不轻松。”

“吃饱饭”这最朴实的愿望让老吴掌握了过硬的种田技术和勤劳习惯,更让他对耕地有了特殊的感情。

“前些年打工再挣钱,我都要回家搞‘双抢’。小孩大学毕业在长沙上班,想让我搬过去,我不愿意,每年种点谷,够吃就好。”老吴告诉记者,个人种粮不如打工挣钱,但种子好、肥料足加上机械化,产量比过去高也相对轻松,“现在儿子家吃的大米都是我种的,这不是钱的事。”

在城头山镇,像老吴这样的种田人既是辛勤的耕作者,又是现代农业发展的亲历者和见证人。

“几千年前城头山古人种田的有些工具跟我们小时候用的大同小异。”和老吴一样,种粮大户胡强也对稻作农业情有独钟,“政府这些年鼓励我们种粮食,耕地面积大了,农业机械用起来更实惠、更方便。”

前些年,城头山镇流行大规模种植“阳光玫瑰”葡萄,胡强却没动心。

“理由很简单,我眼里耕地就应该种粮食,什么时候,吃饭都是大事。而且种植葡萄投入大,成本高,光用水量就不秀气。”尽管通过土地流转,耕种面积大了不少,但胡强还是努力坚持精耕细作,从育种、插秧、施肥到收割,任何环节都不马虎,“这田是个聚宝盆,只要你用心,它就不辜负你。何况如今高标准农田改造后,不用靠天吃饭,去年的旱情严重,但我们还是丰收了。”

沃野的守护者

图片

随着时代发展,澧阳平原延续了数千年的农业生产也面临着新挑战,耕地保护首当其冲。

记者在城头山镇大兴村看到,这里的田长制公示牌上直观显示了全镇村级行政区划范围内的土地利用现状,并明确了各级田长及其联系方式和责任分工。

作为澧县的粮食生产大镇,城头山镇按照全县田长制工作会议精神,率先推出了田长制公示牌。

2022年,澧县在全县范围推行田长制,按照“属地管理、分级负责、全面覆盖、责任到人”的原则,形成了县、镇(街)、村(社)、网格四级田长体系,逐级压实耕地保护责任。

“现在全镇范围内所有动土建设项目,在前期选址上所里都要介入。”城头山镇自然资源所所长彭俊金告诉记者,身为避免耕地“非农化”“非粮化”现象的“守门人”,他和同事们既感到使命光荣,更深感责任重大。

“我们首先盘清了家底,做到对每块土地的性质和现状心里有数。然后,划分片区,做到责任到人,从政策宣传到日常监督,把工作做实做细。”

以胡强提到的“阳光玫瑰”葡萄种植为例,彭俊金介绍,所里从种粮大户入手,到每家每户,先做好政策宣讲、解释工作,日常监督中一旦发现有利用耕地改种的苗头,做到早发现、早介入、早劝阻。

“现在耕地保护的力度有多大?举个例子,好比有企业到城头山辖区内投资兴业,那么我们会主动提供服务,告知合适的地块供其选择,如果对方提出的规划与耕地保护相冲突,那对不起,必须更改到合法合规后才能动工。”彭俊金介绍,城头山镇是澧县第一个把自然资源所纳入镇项目办成员的乡镇,无论是业务部门还是地方党委政府,在保护耕地的问题上要求高度一致。

城头山镇的负责人告诉记者,尽管全镇存在“人多地少”矛盾,“但是越是土地少、尤其是耕地少,越是要保护好耕地、利用好土地,坚决不让这片春种秋收了几千年的耕地在我们这代人手上‘缩水’,这不仅是为了‘吃饱’,也是留住本土农业文明的根”。

图片

来源:湖南省地质博物馆

编辑:石凌炜

点击查看全文

回首页
返 回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