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下载
洞庭湖畔“新农人”:逐梦田野 守护乡村
2024-05-03 20:30:41 字号:

洞庭湖畔“新农人”:逐梦田野 守护乡村

“加固大棚!实在不行,就把塑膜扯掉!”5月1日,风雨中,湖南宏硕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科研组组长何爱春穿着雨衣雨靴,骑着电动车,穿梭于湖南省益阳市大通湖区千山红镇的稻田中,一旦发现育秧大棚在狂风中出现安全隐患,便组织工作人员加固除险。

确保大棚安全无虞后,她又发现一些新栽插的秧苗被风吹倒。顾不上休息,她端起秧盘,和同事赤脚下田,将秧苗补好。忙到中午12点多,回到办公室,她才发现自己浑身都湿透了,衣服上有许多泥印子。

图为何爱春(左一)在无人驾驶水稻插秧机作业前调试设备。新华社记者陈振海 摄大通湖区位于洞庭湖平原。洞庭湖平原沃野千里,是我国有名的“鱼米之乡”,包括岳阳、益阳、常德等农业大市,农耕生产历史悠久。不过,随着老一辈种田人逐渐老去,“谁来种田”曾经困扰这片土地。近年来,何爱春等一批爱农村、爱农民、爱家乡的年轻人返乡,扎根沃土,找寻答案。

2015年,32岁的何爱春与大通湖区7位种粮大户成立了大通湖区宏硕生态农业农机合作社。合作社成立后,她白天学习拌种、填秧盘、起垄覆膜等农活,晚上搜集整理相关资料,钻研现代农业生产的多项技能。功夫不负有心人,在益阳市2018年“现代农民工六项全能大赛”中,这位“农田巾帼”斩获一等奖。

经过多年示范带动,目前已有733户收入偏低的种植户加入宏硕生态农业农机合作社,一起发展机械化、绿色化种植。帮乡亲们增收,为乡村带来活力,何爱春对未来充满信心,“我们正在和华南农业大学、湖南农业大学合作,加快推进智慧农业建设,继续提升种植效益。”

1994年出生的陈帅宇,大学毕业后放弃不错的就业机会,选择返回家乡常德市鼎城区种粮。他有自己的想法:“别人觉得种田苦,但我看好农业的广阔前景。”

他拿出自己大学时期的创业收入,边开农资店,边跟乡邻学习水稻育种、稻田机械作业等,并在第二年试着流转了300亩田。

图为陈帅宇在车间抽查生产过程中大米的品质。新华社记者陈思汗 摄创业之初,他经常加班,有时候一天只能睡3小时,也曾在“双抢”时被晒得中暑。“刚开始乡亲们不相信我,觉得我只是回来玩。”陈帅宇说,经过不断的“折腾”,他家的优质稻亩产量从1000斤增至1400多斤,还卖出了好价格。

年轻人的才华得到乡亲们认可,目前已有周边600余户种粮户加入他牵头成立的亿泽水稻专业合作社,订单生产高档优质稻,实现了持续增收。

岳阳市华容县操军镇的裴文杰今年种了1400多亩水稻。尽管面积比他10年前返乡种田时增加了10倍多,但他反而觉得比过去更轻松了,“这些年我一直在推进机械化,现在从耕地、插秧、田间管理、收割到烘干,各个环节都有农业机械,不用费太多人力。”

图为裴文杰流转土地上的春耕生产场景。新华社记者周楠 摄过去很长一段时间,洞庭湖平原粮食生产机械化水平不高。近年来,越来越多“新农人”加入种粮队伍,一定程度上也加快了种粮机械化水平的提升。裴文杰告诉记者,有农业机械化赋予的强大信心,他准备来年还要继续扩大水稻种植面积。

“近年来,湖南各地都涌现出一批‘80后’‘90后’‘新农人’,他们年轻有活力,文化水平高,学习能力强,接受新技术、新理念快,带领乡亲们增收致富。”湖南省农业农村厅厅长王建球说。

来源:新华社

编辑:王津

点击查看全文

回首页
返 回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