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永州10月19日讯(通讯员 刘红雨 黄崇县)湖南省永州市祁阳县茅竹镇肖家村是永州市水利局牵头帮扶的联系点,地处祁阳县西南部,距祁阳城区6公里,距永州市15公里,总面积约12平方公里,下辖8个村民小组、共899人,贫困户81户208人,贫困发生率高达23.1%。
2015年,肖家村被确定为永州市精准扶贫重点村以来,永州市水利局党组高度重视,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和部署,从财力、人力、物力予以全方位帮扶。驻村帮扶工作队和村支两委紧紧抓住千载难逢的重要机遇,以大力发展现代农业产业为核心和重点,通过制定产业发展规划、创新产业发展模式、促进产业转型升级等举措,产业发展来势喜人,群众收入不断增加,生产生活条件逐步改善,发展后劲持续增强,全村面貌焕然一新,脱贫攻坚成效明显,被评为全省脱贫攻坚示范村。
加大规划培训力度,聚力壮大产业发展规模
肖家村围绕蔬菜产业,成立了专业合作经济组织1个,建有蔬菜批发市场1处,蔬菜深加工企业1家。由于传统种植习惯、资金短缺等原因,肖家村的蔬菜生产一直以小弓棚为主,生产方式较为粗放,生产效益不高,实现大棚蔬菜升级改造,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是肖家村亟待解决的问题。
帮扶工作队驻村后,因地制宜,与村支两委共同制定了《肖家村发展大棚蔬菜与有机蔬菜基地扶贫攻坚三年规划》,针对群众在蔬菜大棚发展过程中遇到的技术问题、管理种植问题,先后聘请湖南农业大学、永州职业技术学院教授进行专题讲座。同时,聘请本县专业技术人员采取集中授课和田间指导相结合的方式,进行面对面指导。去年以来,先后举办培训班6期,参训人员1200余人次,印发技术明白纸2000份,编制了《县扶贫开发蔬菜产业化培训手册》1000册,刻录了VCD光盘400份,免费发给广大菜农。
利用上级扶贫互助资金与群众自筹资金相结合的方式,肖家村稳步推进“贫困村村民发展互助资金”试点工作,成立了村民资金互助协会,发展会员587名,筹集互助资金500万元。目前,协会共为53户会员发放借款160万元,极大地提高了贫困村、贫困户自我发展和持续发展的能力。
建设优质蔬菜基地,致力奠定产业扶贫基础
针对肖家村农业基础设施条件较差的现状,帮扶工作队和村支两委多方筹集资金,大力实施农田水利项目建设。去年以来,肖家村新修生产路2公里,打深水机井3眼,架设农电线路1000米,埋设地下管道3600米,整理土地1600余亩,争取水利建设资金400万元对园区排灌设施进行了升级改造,争取农业开发资金470万元对良田项目进行了高标准建设,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得到极大改善,为大棚蔬菜规模开发打下了坚实基础。
肖家村对每个冬暖式大棚新建户按大棚面积给予不低于5000元的奖励补助;无偿为农户提供种苗,全程提供保姆式技术服务。整合小流域治理、土地整理等涉农资金,完成了整个项目区的水、电、路等基础设施配套建设。同时,积极做好土地流转文章,成功流转土地3000余亩,为村项目区的整体开发和标准化生产创造了条件。并成功将大棚蔬菜基地列入湖南省菜篮子工程,争取价格调节基金90万元。
扶贫工作队积极号召项目村党员干部充分发挥模范带头作用,提高广大群众的积极性,肖家村现新建高标准蔬菜大棚18个,发展传统小弓棚300余个。
发挥龙头企业作用,奋力创建产业扶贫新模式
2015年,在帮扶工作队和村支两委的共同努力下,肖家村成功引进农产品龙头企业——德辉现代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公司总体规划面积10000余亩,现投入开发资金2000余万元,已流转土地3000余亩,蔬菜种植大棚120亩,露地蔬菜基地1500余亩,主要种植娃娃菜、茄子、菜薹、四季豆、辣椒、西红柿等反季节及时令蔬菜,年产蔬菜5200吨,年产值达1600万元。同时,公司为当地农民提供就业岗位200多个,除支付农民土地租金外,被聘请农民年人均工资达2.4万元,给全村贫困户如期脱贫吃下了“定心丸”。
扶贫工作队紧紧抓住德辉现代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的契机,成立了德辉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同时,村支两委积极引导农民按照“自愿成立、自我管理、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原则,帮助农户建设标准化生产基地,公司统一供种、统一供应农资、统一技术指导、统一加工销售,两年内共建设标准化基地3000亩。
通过扶贫开发建设,到2016年底,肖家村将新发展大棚蔬菜6000亩,农户人均增收达到15000元,基础设施将得到极大改善,群众生产生活将得到显著提高,全村贫困人口将全部脱掉贫困帽子。
来源:红网综合
作者:刘红雨 黄崇县
编辑:童妙 实习生 吴紫欣
本文为三农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