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水青山间散布着一栋栋农家小院,洁净的沥青路延伸到每户人家,乡邻爽朗的笑声四溢,“道德模范榜”等文化景观随处可见……在湘赣边界、浏阳河畔的湖南浏阳市,5007平方公里上的每一个乡村都有美丽的注解。
出长沙城区东行几十公里,一进亚洲湖村,就看到月牙湖波光闪动,湖水清澈见底。孩子们在湖畔戏水,两岸绿树掩映,各色花儿争奇斗艳,一层层的稻浪翻滚荡漾。
“过去的亚洲湖,可没这么漂亮,湖水不干净,村容村貌不雅观。”村支书罗新德说,前些年大家都忙着挣钱,对村里建设和管理不太上心。
如今的亚洲湖村,院落干净,道路整洁,宁静清雅的农家书屋,宽敞明亮的室内篮球场,现代化的自行车驿站,沿着村道绕村一圈,竟然不见一片垃圾纸屑。
在60公里外的达浒镇象形村,近年来通过美化环境、整理河道、完善配套,也从一个不起眼的小山村变成了远近闻名的“湘东小桂林”。每逢踏春、秋游旺季,周末每天接待游客上万。
亚洲湖村、象形村的变化,是浏阳市创建全域美丽乡村的一个缩影。2011年以来,当地以政府资金为引导,以闲置宅基地、土地有偿退出、有偿使用等改革为动力,千方百计调动群众投工投劳、园区企业和富裕村民捐资积极性,推进城乡统筹、环境同治,创建“幸福屋场”。
除了硬件设施逐步完善,农村的公共服务能力也在向城市看齐,垃圾清运队、“群众城管”、村级足球队……在官渡镇竹联村,记者偶遇两名“群众城管”,他们正挨家挨户检查卫生。遇有老人独自在家的,还帮忙做点家务。
据村支书吴敬芳介绍,群众城管队由5位村民自愿成立,分文不取,每天2次义务巡查,督促卫生打扫,禁止乱搭乱建,提供各种志愿服务。
村容村貌好了、基础设施强了,久违的乡村群众文体活动“重出江湖”。不久前,在关口街道,12个村(社区)自发组成的足球队,进行了为期近一个月的“村级”足球锦标赛。“卷着裤脚从田里上岸,奔跑在绿茵场。”炭棚村支书黄伏新说,邻里之间交流多了,矛盾也少了。
当前,在我国有的地区,农村“空心”、农户“空巢”、农业“空壳”,成为三农之痛。而在浏阳,夜幕降临后,老人在广场上散步跳舞,年轻人在运动场上龙争虎斗,小孩在嬉戏打闹,山乡僻壤生机盎然。
目前,浏阳市32个乡镇(街道)中,共有7个获评国家级生态镇,19个被评为长沙市环境卫生“十佳乡镇”。“我们要把美丽乡村从‘盆栽’变成‘风景’,3年内升级打造300个示范幸福屋场、100个示范村、10个示范乡镇,由点到面、全域覆盖。”长沙市委常委、浏阳市委书记曹立军说。
记者发现,浏阳的“全域美丽乡村”建设,离不开全民参与意识的不断唤醒和增强。
在有着700多年历史的沙市镇秧田村,在多年前的建设中,也经历过办事人心不齐、集资难的过程。不过,这几年,村里修路、绿化、建广场、建运动场,除了财政奖补的200万元,村里没有一分钱借债,全部由村民自主解决。
“美丽乡村建设不能等靠要,要让每一个村民都参与进来,成为大家的事情,大家一起努力,美丽乡村才能维护好、发展好。”村支书罗泽其回忆说,干部群众达成共识,有钱出钱,有力出力。
据了解,在浏阳共建共享的“全域美丽乡”村建设中,群众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被充分调动起来,村民自筹资金占总投入的80%以上。
在浏阳河畔星罗棋布的“幸福屋场”,农民人人参与共建的印迹举目皆是:屋场志愿者服务站房屋,是村民捐献的;村道边的休闲长椅,是村民自发网购来的;村里花架、垃圾箱、烟灰缸,是有手艺的村民义务做的;村里各种园艺小品,是村民们用竹木加工或回收废旧塑料瓶、轮胎等手工做的……
“只要人心齐了,民风好了,每一个人都愿意为村里发展出谋划策、出资出力,我们的美丽乡村就永远有希望、有前途!”罗泽其说。
来源:新华社
作者:苏晓洲 周楠 阳建
编辑:童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