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提示
作为重要的农业生产资料,农用地膜从引进之初,就受到了农民的欢迎,因其良好的保温、保水性能,对我国农业生产尤其是旱作农业的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近几年来,由地膜使用造成的“白色污染”等环境问题,也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需要指明的是,“白色污染”并不是地膜本身造成的,而是地膜使用不当导致的负面影响。农膜是科技发展进步的产物,而与之相配套的农艺也需要在生产实践中不断加以完善。别让地膜变成“地魔”,需要对地膜从研发到管理进行一场变革。
1
地膜增温保水,解决了“一方水土养活不了一方人”难题
甘肃省,位于我国的西北地区,干旱缺水是这里主要的气候特征,驱车走在县乡之间,远处可见的荒山一片光秃秃,想要找到一抹绿色都十分难得。全省5200多万亩耕地中,70%的耕地面积为旱地,全年70%的降雨集中在7、8、9三个月,全省近70%的人口都集中在中东部黄土高原的旱作农业区,这三个“70%”便可概括甘肃省的省情和农情。自然环境恶劣,所谓“一方水土养不活一方人”。
自上世纪70年代农用地膜开始在我国使用,便迅速得到了大面积的推广,尤其在西北干旱地区,农膜覆盖在助推旱作农业扩面提质、稳粮增产上发挥着至关重要、难以替代的作用。随着农用地膜的应用,农业科技人员又相继成功研发推广了秋覆膜、顶凌覆膜、全膜覆土穴播旱作等与农膜配套使用的栽培技术。2008年以来,甘肃省开始在中东部旱作农业区创新研发推广以地膜应用为核心的全膜双垄沟播技术,一举解决了粮食生产不稳定的历史性难题。
“地膜覆盖具有增温、保水、保肥、改善土壤理化性质,提高土壤肥力、抑制杂草生长、减轻病害等作用,可帮助促进作物生长发育,增加产量。”甘肃省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管理站站长唐继荣说。据了解,通过地膜覆盖栽培,甘肃省玉米平均亩产由320公斤增加到了450公斤,增产40%,小麦平均亩产由245公斤增加到320公斤左右,增产30%,马铃薯平均亩产也增加了30%,农膜的使用对甘肃的旱作农业发展带来的是“革命性”的变化。
正因为农膜使用带来的显而易见的增产增收效果,围绕农膜产品的研发也逐渐多样化。兰州金土地塑料公司,是西北地区颇具规模的农膜生产企业,在他们的产品展示厅内我们可以看到,常见的主要是透明、白色、黑色、双色(黑白相间)和阴阳(黑白两面)地膜,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白色有助于反光降温,而黑色有除草作用,此外还有一些添加了母料的彩色地膜,如蓝色地膜,在弱光照射条件下,透光率高于普通膜,在强光照射条件下,透光率却高于普通膜,这就特别适合蔬菜、花生和草莓等作物,而红色地膜能投射红光,对玉米、甜菜、胡萝卜等作物的生长促进作用更加明显。
2
让“地魔”自行消失,可降解在技术上已经实现
使用简单,增产效果明显,农用地膜深受农民欢迎,从而迅速得到了大面积的推广使用,随之而来的则是农田的“白色污染”问题。
“白色污染”,主要是每年使用过的破碎地膜如不有效处理造成的“视觉污染”,影响环境的美观,同时如留在土壤里,地膜毕竟是塑料,很难降解,他们可以残存在土壤中长达百年,从而日积月累下对土壤质量构成“潜在危害”。
2008年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中,甘肃省对全省地膜残留污染情况进行了监测,结果不容乐观。在12个具有代表性的监测点中,所有监测地块都有不同程度的残膜污染,残留量平均每亩介于5.23~14.67公斤,而到了2012年,亩均残留量总体上变化不大,但局部地区残留污染有加重的趋势,最高残留量已达17.55公斤。“农膜残留的危害主要表现为五个方面,一是破坏土壤结构,降低耕地质量;二是影响出苗率,造成减产”;三是残膜绕犁,影响农机作业质量;四是污染农村环境;五是被牲畜误食,危害牲畜健康。”唐继荣说。
由于地膜的出售是按斤计价,所以同样能起到保墒保温作用,越薄的地膜对农民来说,成本也就是越低,这也是造成地膜残留污染的主要原因。我国现行地膜生产标准规定,农用地膜厚度的最低标准为0.008mm,但允许极限偏差上下浮动0.003mm,导致厚度为0.005mm的超薄地膜作为合格产品,长期以来在农资市场上销售,甚至还有0.004mm的超薄地膜,地膜越薄,越容易破碎,这给人工捡拾清理或机械回收造成了很大的难度。
那么有没有一种方法让地膜自行消失呢?可降解地膜的研究应运而生。在国际上,英国和以色列首创了光降解地膜,但这种地膜埋土部分不降解,农膜残留的问题并没有得到根本解决。另一种是完全生物降解地膜,这是德国和日本研发并使用的,而我国也拥有类似原理的自主知识产权产品。本报曾经报道过山东省青岛市尝试做过完全生物降解地膜的试验,青岛市环能站站长王永显告诉记者,由于完全生物可降解地膜有一个缓慢分解的过程,使用后期会慢慢变薄,所以并不适用于所有的作物,而且同样厚度的地膜,可降解地膜的价格几乎是普通膜的5倍。
使用高标准地膜,加大回收力度,依然目前治理“白色污染”的主要方式。
3
谁生产谁回收,政府引导市场主导
11月的甘肃兰州已经连续十几天阴天了,中间还下了一场雪,冻得慌。好不容易盼来了一个大晴天,榆中县连搭沟村的刘得刚便骑着自家的小三轮到乡里的回收点来送废旧农膜。“一车总共100公斤。”过称后,回收点的负责人刘得太边登记边说。旧膜可以以1∶6的比例换新膜,并且此前,甘肃省还开展了地膜补贴工作,农户购买1公斤财政补贴的农膜需上交2公斤废旧农膜,不上交废旧农膜的只能全额购买农膜,不享受补贴。这是为了鼓励农民回收地膜的优惠政策。刘得刚告诉记者,这100公斤的旧膜要捡拾,抖土,晾晒,至少要十个工,确实很费力,这都是家里干不动农活的老人零散帮捡起来的,“没办法,为了环境呗。”刘得刚说。榆中县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管理站站长张光全介绍,打捆送来的废膜称重记录,也有的情况是按体积,一方大约是120公斤。
为了便利地膜的捡拾和回收,2013年甘肃省出台了《甘肃省废旧农膜回收利用条例》,禁止生产、销售和使用厚度小于0.008mm的农用地膜,推广使用厚度大于0.01mm,耐候期大于12个月且拉伸负荷及抗老化性等相关指标符合国家标准的地膜,并于2014年制定发布了甘肃省地膜生产地方标准《聚乙烯吹塑农用地面覆盖薄膜》,2015年又制定发布了甘肃省废旧地膜回收地方标准《废旧地膜回收技术规范》。同时,为减轻人工劳动强度,还研制了废膜捡拾等农机具,不过一台上万元的地膜捡拾机主要针对的是家庭农场、合作社和种植大户,个体农户并不适用。
回收的废膜去哪儿了?会不会辛苦收上来,又造成了“二次污染”?在金土地塑料公司的一个废膜回收点我们看到,成吨的废膜堆成山,在旁边的车间,一条生产线通过将废旧农膜粉碎、清洗后,通过热融、挤出生产塑料颗粒,这些塑料颗粒经过深加工,可生产PE管材。日处理40吨废旧农膜,可生产8吨塑料颗粒。公司负责人金鑫海说:“在政府招标采购时,对配备废膜回收加工设备的的农膜生产企业实行加分做法,优先采购其生产的高标准地膜,以此鼓励引导实行谁生产谁回收。”
甘肃省农牧厅副厅长杨祁峰介绍,谁生产谁回收,这其中既有政府的引导,也希望培育农膜回收的市场,让废旧农膜资源化利用成为企业自发的市场行为。让资源变废为宝,才能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目前,在地膜推广应用和回收利用的工作方向是坚持“两条腿走路”。即:在大田大宗农作物上,推广使用高标准易回收地膜,走严控增量、减少存量和推进资源化利用的路子。在部分地区和作物上,积极推广一膜多年用技术,走高效利用地膜的路子;在设施农业、高附加值经济作物上或覆盖时间短的作物上,积极探索试验全生物降解地膜。
行之有效的政策和顺应民意的管理让农膜回收的难题迎刃而解,全省的废旧地膜回收利用率已从2011年的57.1%上升到2015年的78.48%,“白色污染”有效得到了遏制。
来源:农民日报
作者:何烨
编辑:童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