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浔龙河之路:贫困村变身生态艺术小镇

来源:红网综合 作者:熊晓宇 编辑:刘艳芳 实习编辑 马娅 2018-09-05 09:42:51
时刻新闻
—分享—

  编者按:从远近闻名的省级贫困村,蜕变为全国美丽宜居小镇,打造出一个乡村振兴的新样本,长沙县浔龙河生态艺术小镇走过了一条怎样的不寻常之路?

  近日,红网“‘镇’起风云”栏目聚焦浔龙河,解码产业发展之道,探寻居民致富密码,挖掘可资借鉴的路径模式。


联排别墅白墙灰瓦,沿街商铺精致有序,曾经的贫困村已不见踪影,五大特色产业与万亩原生山水相互辉映,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又充满底蕴的前景。

供销合作社内,一辆漆得崭新的拖拉机上,大大小小的南瓜摆得满满当当,都产自本地的农场。

一条好呷街囊括湖湘14个市州的传统特色小吃,让游客大饱口福。

故湘、云素、忆境三个民宿系列将民俗文化和现代家居体验融合,给游客提供一个舒适的休憩之地。 李长宏 摄。

  红网时刻记者 熊晓宇 长沙报道

  从城南一路驱车40多分钟后,车子慢了下来,一个装修雅致的接待中心引入眼帘,远处联排屋舍白墙灰瓦,山间草木郁郁葱葱,是一派精致景色。

  2009年,长沙县果园镇浔龙河村还是一个省级贫困村,如今,这里已经成为了长沙市民郊游的“新宠”。在“归雁”企业家柳中辉的带领下,浔龙河对乡村资源、乡村文明、治理结构进行重构和提质,形成了以教育产业为核心、生态产业为基础、文化产业为灵魂、康养产业为配套、旅游产业为抓手的产业体系,把绿水青山变成了金山银山,一座生态艺术小镇款款成形。

  沿着村道行走,白墙灰瓦的联排别墅伫立两旁,一个新型农村供销合作社就藏在其中。走进去,一辆漆得崭新的拖拉机上,大大小小的南瓜摆得满满当当,旁边的货架上,豆角、茄子、丝瓜、辣椒等新鲜蔬菜品类繁多。

  这些瓜果蔬菜都来自本地的生态农业园,通过合作社内的VR技术厅,居民和游客可以直接对话农场主,了解农产品的基本信息。浔龙河规划建设2000亩生态农业产业园,发展绿色蔬菜、优质水稻、花卉苗木、水果等种植。目前,已种植优质水稻580亩、绿色蔬菜620亩,花卉苗木600亩。平日里,有周边的学生过来开展研学活动,体验农耕乐趣,收获了农产品,除了在本地供居民和游客消费之外,还通过“智造工厂”APP实现线上多渠道销售,让离开的游客不需要再跑远路,也能买到新鲜优质的浔龙河特色农产品。

  再往前,囊括湖湘14个地州市传统特色小吃和乡土美食的好呷街和土菜街牢牢吸引游客的味蕾,故湘、云素、忆境三个民宿系列将民俗文化和现代家居体验融合,一样的诗意江南却又有着截然不同的风格,给游客提供一个舒适的休憩之地。

  吃、住是浔龙河旅游中的重要部分,玩的也必不可少。在麦咭农场里,20多亩的欢乐草坪上,游客们正在玩闹嬉戏,菜园子里,爸爸妈妈带着小孩子在体验种植。农场配套有野炊基地、泥浆乐园、打米厂、食堂等多个项目,可供幼儿、青少年及家庭来体验、学习和娱乐。此外,樱花谷、童勋营、龙虾节、田汉文化园、《疯狂的麦咭》《麦咭当厨》等节目录制……在浔龙河,既有亲近自然的游玩嬉闹,也有磨练心志的素质拓展,更有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供人领略体会。

  走在浔龙河村,曾经的贫困村早已不见踪影,五大特色产业与万亩原生山水相互辉映,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又充满底蕴的前景。“浔龙河主要是搭建了一个在城市和乡村之间的创新平台,做到把城市文明有效地引入,把乡村文明有效地保留。”浔龙河村党总支书记柳中辉介绍,打造这样一个“乡村式的城镇,城镇式的乡村”平台,解决老百姓的“就地城镇化”,让他们在家门口享受城镇生活,就近就业,又吸引着来自城市的人才在青山绿水中创业,为城市居民打造一个“回得去的乡愁”。

来源:红网综合

作者:熊晓宇

编辑:刘艳芳 实习编辑 马娅

本文为三农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nny.rednet.cn/c/2018/09/05/707511.htm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三农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