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村美 业兴 民富——郴州市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走笔

来源:湖南日报 作者:李秉钧 何庆辉 刘贵权 编辑:马娅 2018-12-06 11:15:40
时刻新闻
—分享—

桂东茶叶产业。

桂东县沙田镇豪里村,高速公路旁整齐划一的光伏电站。

东江湖蜜橘。

苏仙区和平村一角。

桂东县普乐镇太阳园艺花卉基地。

宜章脐橙。

桂阳县梧桐村烤烟基地。(本版图片均由郴州市委宣传部提供)

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一直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

改革开放40年以来,郴州持续推进脱贫攻坚行动,加快农业现代化和新农村建设,使广大农民群众从解决温饱,到逐步脱贫,再到一步步走向富裕,生活水平大幅提升。

● 李秉钧 何庆辉 刘贵权

脱贫攻坚 贫困人口大幅减少

郴州是革命老区,罗霄山片区集中扶贫攻坚重点县有4个。改革开放40年来,该市先后组织实施开发式扶贫、“八七扶贫”攻坚、“整村推进”扶贫和精准扶贫,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进展。特别是产业扶贫、就业扶贫,政策“兜底”式扶贫,使全市农村贫困人口大幅减少,贫困发生率明显下降。

该市依托资源生态禀赋,立足各县市区产业基础,先后制定《郴州市“十三五”农业发展规划》和《郴州市农业产业精准扶贫五年行动计划》,组织11个县市区编制县级产业精准扶贫规划,确保每个贫困村都有1-2个稳定增收产业。

他们积极调整农业生产结构,在保持粮食、蔬菜生产基本稳定的基础上,扩大水果、茶叶面积,增加农民收入。截至去年底,全市水果、茶园面积已分别发展到121万亩、31.08万亩;宜章脐橙、永兴冰糖橙已分别发展到20.3万亩、14万亩,桂东茶叶已发展到14.3万亩。

“这些传统产业的发展夯实了我市扶贫工作的产业基础。”郴州市扶贫办主任段被成介绍,如安仁生平米业公司按照“公司+基地+合作社+贫困户”的模式,与183个村、1.77万农户签订了稻谷种植合同,发展订单基地种植面积16万多亩,400户建档立卡贫困户联结受益。

精准扶贫攻坚战打响以来,郴州市把就业扶贫工作当作重要民生工作来抓,通过采取开展劳务协作脱贫、组建劳务经纪人队伍、开发扶贫车间、开展技能培训等举措,抓重点、解难点、补弱点、增亮点,全力推进就业扶贫工作。仅今年上半年,新增城镇就业人数44337人,完成年任务68.21%;其中贫困人口的就业比重同比增加四成多。

郴州市因病致贫、因灾返贫人数比例不小。为夯实稳定脱贫基础,该市发挥政策性保障作用,织密社会保障网。该市按照“瞄准特困对象,开展精准施策,倾力兜底保障”的思路,明确保障目标任务、职责和完成时限,层层传导压力、有效压实工作责任,形成了脱贫攻坚兜底保障全力进攻、决战决胜的强劲态势。

仅2014年至2017年,全市40.5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实现27万多人脱贫,贫困发生率由10.3%下降到3.28%,442个贫困村有313个贫困村退出。今年8月,桂东县已顺利通过国家贫困县摘帽验收。到年底,安仁、宜章、汝城3个罗霄山片区县也要实现整县脱贫摘帽,全市所有贫困县实现摘帽,贫困村实现退出,贫困发生率降至2%以下,郴州市脱贫攻坚工作在改革开放40年之际,取得历史性、决定性进展。

六大行动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全面小康,一个都不能少。如何实现乡村振兴?

郴州市结合市情实际,制定《郴州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三年(2018-2020)行动方案》,提出了实施质量兴农、人才培引、文化兴盛、绿色发展、乡村善治、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提升等6大行动,以及深化农村改革、加大投入保障、加强党的领导三项保障措施。

乡村要振兴,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提升是关键。为此郴州市不断完善农村水利、供电、信息等基础设施,加强农村教育、医疗卫生等公共体系建设,提升农村公共服务水平。

水利则民生利,水安则民心安。郴州市加强农田水利建设,完善提升灌溉体系,增强重点涝区排涝能力;并兴建“五小水利”工程,打通农田水利“最后一公里”。同时,实施病险水库加固、新建莽山水库等水利工程。

今年,宜章县黄沙镇晓夏街村烟叶喜获丰收,得益于该村去年5月竣工一条1200米的防洪隧道。此前,该村由于地势低、排水不畅,雨水一来村前4000多亩田地经常被淹,村民一年的劳动成果付之东流。

通过水利基础设施改善而受益的乡村还有很多。其中包括已完成的宜章县、汝城县等6个2017年中央财政农田水利项目县建设工程,改善了该市集中连片13个乡镇80个村农田水利灌溉条件。同时,2018年中央财政农田水利项目建设顺利推进中。

该市还大力实施节水改造项目,积极推进青山垅大型灌区等节水项目改造和启动灌区信息化建设。并计划通过3年建成高效节水灌溉面积7.5万亩。

此外,该市实施农村饮水安全提升巩固工程,预计今年新增农村自来水入户人口10.64万人,到2020年,农村人口全部实现安全饮水。同时,该市积极实施新一轮农网改造升级,提高农村电力供电可靠性、供电能力,还全面建设“四好农村路”、实施村级“光纤入户”等工程。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大干快上,公共服务提升也不落后。

郴州市积极加强乡村教师队伍建设,实施第三期学前教育行动,计划三年新增农村公立幼儿园45所;并加快普及农村高中阶段教育,落实农村中等职业教育免学费政策,保障进城农民工子女就近入学等。该市还加强农村医疗卫生体系建设,完善农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建设乡村社保体系,推进劳动保障服务入村;健全覆盖城乡公共就业服务体系,为农民就业创业提供服务。

在质量兴农方面,郴州市推动农产品由增产转向提质,积极打造品牌,不断提高农业创新力、竞争力和供给力,全力打造粤港澳大湾区优质食材基地。

截至目前,该市初步形成了粮油、烟草、畜禽水产、果茶、休闲农业等五大百亿产业。成功创建郴州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和临武县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省级现代农业综合产业园10个、省级现代农业特色产业园33个。拥有“三品一标”农产品180个、中国名牌产品1个、中国驰名商标6个、湖南名牌产品19个、湖南省著名商标40个;培育了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郴州高山禾花鱼”、湖南“十大农业区域公用品牌”永兴冰糖橙等系列郴州农业品牌。

去年和今年分别在广州、深圳召开农产品推介及招商活动,实现“郴品出郴”,深受粤港澳消费者青睐。

在文化兴盛方面,郴州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挖掘地方特色民俗文化,建设乡风文明、家风良好、民风淳朴的美丽乡村。通过在农村广泛开展移风易俗专项整治行动,发挥“一约四会”的自治优势,简化婚丧嫁娶,控制操办规模。

郴州还在农村完善老年活动室、文化室等文体设施,并组建铜管乐队、龙狮表演队等民间娱乐组织。通过送政策、送法律、送文化、送卫生、送科技“五下乡”活动和文明村镇、“最美村(居)民”等评选活动,极大丰富了农民的内在精神世界。

在人才培养引进方面,该市计划每年培养爱农业、懂技术、善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2000人,并加大对其创业扶持力度;开展“雨露”计划培训,实施农民大学生培养计划;开展农村实用人才带头人培训,并完善乡土人才的培养和人才回流机制。出台“郴州市鼓励市民下乡建设美丽乡村22条”优惠政策。鼓励和支持企业家、党政干部、专家学者等人才下乡建设美丽乡村。

此外,在绿色发展方面,该市大力整治农村人居环境、修复乡村生态体系、建设生态宜居家园,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在乡村善治方面,该市坚持党建引领,坚持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确保乡村充满活力、和谐有序。

业兴貌美

山乡蜕变换新颜

走进资兴市三都镇流华湾村,映入眼帘的是一排排古朴雅致的古民居、三五成群的游客。

“盛夏时节,这里整片都是竞相盛开的荷花,漂亮极了!”流华湾村党支部书记唐庆说。

唐庆告诉我们,起初该村并不盛产荷花。2014年,村里几名干部买来10多株荷花苗子试种,没想到荷花繁殖能力强,一下子扩张到好几亩,吸引了一些游客前来观赏。于是,几位干部决定再种植200亩,并鼓励村民种植,以奖带产,种植一亩田就奖励200元。逐渐地发展为如今几百亩大的荷花园。

通过种植荷花,并结合该村至今保存了400余间完整的明清时期湘南古民居, 2016年流华湾村成功打造为3A级景区。去年,还成功举办郴州(夏季)美丽乡村旅游文化节。

村民们瞅准游客带来的商机,纷纷回到家乡开办农家乐。一家农家乐老板告诉我们,他一年的收入就有20多万元。

村民袁日武平日里售卖一些水、小玩具、还有自己种植的莲子、瓜果,给他带来了每月3000多元的经济收入。

流华湾村“荷花经济”效益继续发酵。小龙虾基地、葡萄基地等种植养殖业基地相继落户流华湾村,村民们在家门口就可以轻松找到一份称心的工作。

苏仙区飞天山镇和平村也得益于改善农村基础设施、治理乡村环境、发展农村产业,面貌得以焕然一新。

“以前村里又脏又乱,道路坑坑洼洼,老旧空心房比比皆是,猪圈和旱厕随意搭建。”和平村村民说起过去的村容村貌直摇头。

近年来,该村按照“绿化、美化、净化、亮化、序化”要求,实施环境综合整治、规范村民建房、开展村庄绿化行动等,拆旧建新、添绿增亮,建设小花园、小果园、小菜园、小游园、小公园,打造美丽田园风光。先后被评为“全国文明村”“全国美丽乡村示范村”“全国美丽宜居村庄”。

如今的和平村宛如一个大公园,平整宽阔的柏油路,笔直挺立的太阳能路灯,风格一致的白墙灰瓦,房前屋后菜园、果园飘香,山坡上花卉苗木生机盎然。前来村里休闲度假的游客络绎不绝。

流华湾村、和平村只是郴州美丽乡村建设的一个缩影。该市实施“十城百镇千村”新农村建设工程,启动了以农村垃圾治理、“厕所革命”、规范建房为主的洁净乡村四年行动,农村垃圾处理率达到了99.64%。

目前,郴州市成功创建市级美丽乡镇14个,中国美丽乡村百佳范例1个,省美丽乡村建设示范村43个,市级美丽乡村建设示范村211个,郴州市获评“中国美丽乡村建设示范地区”。

乡村美了,休闲农业、休闲旅游等各种产业也如雨后春笋,迅速发展壮大。与之相对应的还有不断充盈的农民群众的“钱袋子”。去年,郴州市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3829元。

来源:湖南日报

作者:李秉钧 何庆辉 刘贵权

编辑:马娅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三农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