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陵黄桃。
开栏的话:浏阳大围山梨、炎陵黄桃、平江酱干、汝城朝天椒、攸县豆腐……这些大家耳熟能详的优质农产品其实都来自同一个地方,湘赣边区,也属于同一个品牌“湘赣红”。红土地上长出来的绿色食品,美味背后又有着怎样的传奇?近日,红网时刻开设《湘赣红·助新农》栏目,带大家一起,从另一个维度来“品尝“这些湘赣边区的优质农产品。
红网时刻记者 王义正 长沙报道
甜是什么滋味,可能没有人比炎陵县中村乡的村民们更清楚。
这个位于罗霄山片区的瑶族乡曾经在贫穷的泥沼中挣扎多年,终因“一株黄桃树”翻了身。
炎陵县是湘赣边革命老区,中村乡位于炎陵县最南端,总面积291.1平方公里,共有12个村,134个村民小组,3748户1.3万人,是瑶、畲等少数民族散居区域,也是长株潭地区唯一的少数民族之乡。
曾经的这里,大山环抱,交通不便,经济落后,生活穷苦,外来的姑娘不愿嫁,乡里的姑娘不愿留。
2009年,该乡平乐村31岁的邓石茂终于结婚了。在农村,31岁已算大龄,好不容易娶到了媳妇,本想安稳过日子,可是不到一年,新婚妻子就因为难以忍受贫穷弃他而去。
邓石茂的遭遇,在当地并不鲜见。
炎陵县曾是国家级贫困县,中村乡12个村里一度有9个村是贫困村,建档立卡贫困户786户2662人。
近年来,炎陵县通过大力发展黄桃产业和红色旅游,带动全县人民脱贫致富。
“原来村里人想挣钱,必须要出去打工,那时候村里条件好的都是在外面打工的。”平乐村一名村干部告诉记者,现在村里早已今非昔比,出去打工的人看到村里种黄桃也能致富后,纷纷返乡加入,人口回流比例高达70%以上。
邓石茂以前就在广东一家制衣厂打工,但微薄的收入仍难以承载生活的重荷。
长在树上的炎陵黄桃。
2010年,邓石茂回到村里,看到有人种黄桃,就搭上了“便车”,起初没想过能挣“大钱”,只是希望能让生活有所改变。现如今,20亩黄桃一年可以给他带来近18万元的收入,不久前还盖起了新房,贫困渐渐与他不再沾边。
邓石茂的故事在炎陵县并非个例。在这里,8万多亩黄桃让全县60%的贫困人口稳定增收。
随着“湘赣红”区域公用品牌的诞生,炎陵黄桃有了更广阔的舞台和更坚强的发展后劲。
2020年,炎陵黄桃全产业链综合产值达20.6亿元,3.42万桃农人均增收2976元,带动3145户贫困户户均增收6200元。
来源:红网
作者:王义正
编辑:张立
本文为三农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