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候变化已成为不争的事实,主要是由于人为温室气体排放增加所致,为减缓气候变化趋势,各领域迫切需要采取减排措施。进入“十四五”以来碳达峰和碳中和成为大家关注的热点和焦点,而农业是重要的温室气体排放源,农业领域采取减排措施对于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保护农村生态环境有着重要意义。
随着现代农业生产方式的转变,传统农业循环方式打破,农业温室气体排放特征、排放量也发生急剧改变。一方面大量的化肥、农药投入使用,化肥、农药生产与运输过程造成温室气体排放,化肥农药的施用造成土地有机质下降,土地碳汇潜力下降;另一方面畜禽产生的粪污得不到合理利用,处理或排放造成环境污染,同时也增加碳排放。
湖南是传统农业大省,是我国水稻主产区之一、同时也是生猪养殖大省,特别是水稻田是种植甲烷排放的主要源之一,因此,湖南省控制农业温室气体排放面临着较大的压力。结合本人对湖南农业生产的了解和温室气体减排的需求,提出几点个人建议:
一、全面开展农业源温室气体排放的监测,掌握与当地农业生产相符合的温室气体排放系数,形成精确的源清单,掌握农业源控制温室气体的关键行业、环节,从而有针对性地制定相关政策和措施,实现农业绿色发展与减排降碳的协同。
二、结合国际温室气体排放量核算规则,探索符合国际规范、切合当地实际的农业源温室气体核算系数体系和方法,探索湖南省农业碳汇潜力,形成得到国际认可的农业碳排放核算体系,争取主动权,为全省农业高质量发展争取国际空间。
三、加强技术储备,深入掌握当前农业生产主要措施在协同减排与降碳方面的潜力,结合农业绿色发展的时代背景,形成一批既能引导全省农业绿色转型升级,又能有效降低碳排放、提高碳汇能力的技术清单,以正确指导全行业高效推动应对气候变化。
四、我国深入开展应对气候变化工作还刚起步,在技术储备、实施经验上明显欠缺,如何在确保农业生产稳定、高效的前提下,有效降低温室气体排放的实施路径和政策措施很不明确,建议组织相对稳定的研究团队,长期开展技术与政策研究,为相关部门持续提供技术支撑。
五、结合湖南省农业生产现状,温室气体减排的重点为水稻种植和畜禽粪污处理两部分,在水稻种植上建议进一步优化调整种业结构(如有条件地实施水旱轮作)、探索以提高土地有机质水平的化肥减量、增施有机肥,加强田间水份管理等途径;在畜禽养殖上重点从规范和提高粪污资源化利用上着手,规范粪污处理设施建设、提高沼气利用水平、规范粪污还田利用等途径。
(本文根据湖南省生态文明研究与促进会“生态文明·高质量发展”世界环境日专家座谈会上的发言修改整理。作者系生态环境部华南环境科学研究所,湖南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吴根义)
来源:红网
作者:吴根义
编辑:唐盈
本文为三农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