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芙蓉国评论丨不误农时不负春,奋力绘就春耕画卷

来源:红网 作者:福映秋 编辑:陈晓丹 2022-02-24 10:28:32
时刻新闻
—分享—

朝阳banner.jpg

近日,指导“三农”工作的本世纪以来第19个中央一号文件发布。一号文件直指“乡村振兴”,其中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不发生规模性返贫是必须牢牢守住“两条底线”。眼下的春耕备耕,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俗话说,“春耕深一寸,可顶一遍粪。春耕不肯忙,秋后脸饿黄”,足以说明春耕的重要性。农业是人类衣食之源、生存之本,是一切生产的首要条件,我国一直都是农业大国,春节后,一年一度的春耕备耕也进入了关键时期。各地紧抓农时,夯实全年粮食和农业丰收基础,对稳住农业基本盘、更好发挥“压舱石”作用意义重大。

端牢中国饭碗,耕地是基础。粮食安全关系到国家安全,耕地就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疫情期间,中国粮产量丰、库存足,“18亿亩耕地红线”功不可没。必须坚持全面从严管理,采取“长牙齿”的硬措施,不断加强耕地保护的制度供给、强化耕地保护的制度执行,形成耕地保护的制度合力。不仅吃得饱,还要吃得好。在严守18亿亩耕地红线的基础上,还应不断提升耕地质量,才能保障粮食供给稳中有升。当下,从皖北大地的麦苗,到鄱阳湖畔油菜,从江南到华北,从梯田到黑土地,春耕生产蓄势待发。重农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实打实,措施硬碰硬,一粒粒种子正蓄积向上生长的力量。“在线服务指导春耕”“良种直供到村到户”“信息搭桥保障农资”,祖国的广袤大地上,一幅合力推进春耕生产、稳定经济社会大局“春耕画卷”映入眼帘。

端牢中国饭碗,调优结构耕好“优质田”。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利于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和竞争力,提升春耕效率和收益。在我国,春播粮食面积占全年粮食面积一半以上,事关两季收成。因此,抓紧抓好春耕备耕相关工作,一方面,要保障农资正常供应,稳定农资价格,坚持并完善稻谷和小麦最低收购价、种粮农民补贴等各项强农惠农政策,确保农业生产有钱可赚,对以农业生产为主要收入来源的脱贫户、监测户,要落实好特色种养殖奖补等保障性政策,确保春耕备耕及时。另一方面,要加强农业技术指导,通过组织专业农技人员下乡入村,面对面、手把手向农民进行政策宣传和技术培训,动员农民早下地、早田管。同时,要善用科技手段,通过发放“技术明白卡”、开设“云课堂”线上农技服务平台等创新方式,为农民种好田保驾护航。

端牢中国饭碗,科技赋能耕好“智慧田”。农业出路在现代化,农业现代化关键在科技进步。疫情尚未结束,冲击和影响仍然存在。要做到防疫春耕两不误,就要加快规模化、机械化、智能化等现代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充分释放新技术活力。当前,我国农业生产进入机械化主导的新阶段,各主要粮食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均超过80%。从山区纵横驰骋的微耕机,到黑土地上轰鸣的无人智能插秧机,再到自动运行的“植物工厂”,新农机促进农业生产效率提升,推动着“汗水农业”朝着“智慧农业”加速转变,为乡村振兴提供了科技保障。只有深入实施“藏粮于技”,才能用最好的技术种出最好的粮食,确保良田多产粮、产好粮。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一年之计在于春,农时珍贵不等人,在一号文件的保障下,我们要全力以赴行动起来,有力有序做好春耕备耕工作,在春天里播种希望,扎实推进春季农业生产,坚决稳住“三农”压舱石,描绘新一年神州大地的丰收图景。

来源:红网

作者:福映秋

编辑:陈晓丹

本文为三农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nny.rednet.cn/content/2022/02/24/10941456.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三农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