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4年,美国世界研究所所长莱斯特·布朗曾抛出“著名”文章——《谁来养活中国》,称中国工业化快速推进,人口急剧增长,必将造成粮食短缺,进而造成世界性粮食危机。
布朗提出的不仅是“谁来养活中国”的问题,还有“养活不了自己的中国将如何危害世界”的问题。
2023年10月11日,籼型杂交水稻研究成功50周年座谈会在长沙召开。国际水稻研究所、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署纷纷发来贺信。
▲10月11日,籼型杂交水稻研究成功50周年座谈会在长沙召开。(图源:湖南省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记者从会上获悉,50年来,我国杂交水稻在国内累计推广面积达90亿亩,累计增产稻谷超8000亿公斤。目前,全国年种植杂交水稻面积超过1700万公顷,年增产稻谷约250万吨,每年可多养活8000万人。
历史是最好的老师,时间是最公正的裁判。几十年来,中国人用自己的汗水、奋斗、勇气和坚持,对当年那个“不怀好意”的问题,给出了最有力的回答。
为什么研讨这粒“种子”?
一粒种子,可以改变一个国家,关键时刻,一粒种子也可能绊倒一个民族。自古以来,粮安天下,种为粮先。一粒种子,连着“国之大者”,关系粮食安全。
中国甚至全世界的人们能吃饱饭,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籼型杂交水稻”种子的诞生。
▲袁隆平当年在研究杂交水稻。(摄影:王精敏)
50年前,在以袁隆平先生为首的农业科技工作者共同努力下,杂交水稻在中国率先成功研发,用不足全球9%的耕地,养活了世界近20%的人口,并推广惠及五大洲。
籼型三系杂交水稻研究成功,是我国农业科学和农业生产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件大事。
记者注意到,本次不仅举行了座谈会,还举行了国际学术研讨会,会场高朋满座。
座谈会上,湖南省委书记沈晓明出席会议并发言。省委副书记、省长毛伟明主持会议。会议还来了“院士天团”,4位院士发言,15位院士出席。为了这粒“种子”,19位院士云集长沙。
学术研讨会上,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湖南等10余个省份的专家,均介绍了杂交水稻50年成就与展望以及最新研究进展。
“50年里,我国杂交水稻实现了产量‘五连跳’。”中国工程院院士、湖南省农业科学院党委书记柏连阳介绍,我国超级杂交稻亩产接连突破700公斤、800公斤、900公斤和1000公斤。2017年,超级杂交稻高产攻关亩产超过1100公斤。
截至目前,全球已有数十个国家开展了杂交水稻的研究和示范种植,国外杂交水稻年种植面积近800万公顷。
▲印有杂交水稻图案的马达加斯加纸币。
历史从不会忘记与国家同呼吸、共命运的英雄。
在50周年的节点,举办这次座谈会,既具有纪念意义,也是对未来的鼓劲。对湖南而言,可谓是借这个机会再播“种子”:既是科学家精神的“种子”,也是创新的“种子”。
一方面,传承和弘扬老一辈农业科学家精神,使科学家的精神“灯塔”在新征程上越照越亮、绽放光芒;另一方面,激励广大农业科技人员继承光荣传统,为打造凝聚力强、战斗力强、创新力强的优秀团队提供精神力量,让更多创新成果不断涌现。
科学家精神的“种子”
沈晓明在会上表示,以袁隆平先生为代表的广大农业科技工作者把爱国精神、奉献精神、奋斗精神融入培育杂交水稻的科学追求之中,形成了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
他指出,坚持党的领导、坚持“四个面向”、加强创新协作、弘扬科学家精神是杂交水稻研究成功的宝贵经验,需要不懈坚持和大力发扬。
▲袁隆平(左一)与科研团队成员早年的工作照。(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供图)
在矢志不渝研究杂交水稻的过程中,袁隆平为追求“禾下乘凉梦”“杂交水稻覆盖全球梦”,付出了艰苦卓绝的努力,展现了为国为民、无私奉献的精神品质。
“追梦”历程,展现了爱国精神。
在袁隆平学生方志辉所著的《稻可道》一书中,披露了一些鲜为人知又感动人心的故事。1980年,袁隆平作为首席专家,和湖南省农科院副研究员陈一吾、慈利县良种场场长杜慎余一行3人组成中国杂交水稻专家组,赴美国现场指导,3人在美国4个月的薪水12000美元。当时美元在国内很珍贵,他们回国后将美元全部上交,3人每天仅获得国内补助20元,但他们无怨无悔。
“追梦”历程,展现了奋斗精神。
那时,团队科研条件异常艰苦。在海南三亚的试验田边,他们住在由几块木板搭建的简陋棚子里,屋顶盖着稻草。屋内,除了生活厨具及从家乡带来的咸菜,就是一块小黑板。
袁隆平为《稻可道》作序中提到,在缅甸中央农业研究院的水稻实验室工作时,因为缅甸人信佛,不杀生,那里的水田到处都有眼镜蛇,他和他的学生邓小林、毛昌祥等人经常被水田里突然窜出的眼镜蛇吓一跳。有一回,竟然冷不防从实验室的抽屉里窜出8条小眼镜蛇。在热带雨林里,他们还要与吸血的旱地蚂蝗作斗争。
尽管条件如此艰苦,他们依然将杂交水稻的“种子”播撒到世界各地。
“追梦”历程,展现了奉献精神。
有一年,袁隆平的岳母病重住进怀化地区人民医院,随时有生命危险。而此时,袁隆平手中捏着国际水稻研究所请他务必出席马上召开的国际水稻会议的邀请书。一边是亲人,一边是事业,袁隆平很难决择。岳母知道女婿的艰难,坚持要女婿选择后者。
从这几个细节就可以看出,科学家精神的确是杂交水稻研究成功的重要“密码”,也是一颗宝贵的“种子”。
青年科研工作者代表、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栽培室主任李建武向记者表示:“我们青年一代会以老一辈科学家勇于创新、敢为人先、甘耐寂寞、执着追求、淡泊名利、乐观豁达的精神为榜样,把杂交水稻事业传承好、发展好,助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创新的“种子”
会上,沈晓明就加强杂交水稻创新合作提出了五点建议,包括“加强重大平台共建共享”,“加大科技协作攻关力度”,“加快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大力培育种业创新人才”,“深化杂交水稻国际合作”。
在记者看来,或许这次会议本身就是一次“备耕”活动,如能实现以上五点,将为催生新的创新“种子”培育更肥沃的土壤。
杂交水稻制种赶花粉从人工拉绳子到使用无人机,制种母本从人工插秧到机子插秧,近年来,湖南打响了一轮又一轮种源创新科研“战役”。
2022年7月,岳麓山实验室、杂交水稻全国重点实验室同时在长沙揭牌,成为破译种子“核心密码”的中坚力量。
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透露,日前在袁隆平院士生前选定的超级杂交稻云南个旧、蒙自两个百亩示范基地进行了一季稻测产,平均亩产分别为1168公斤和1186公斤,再创目前大面积种植水稻的高产纪录,离袁隆平院士提出的1200公斤目标又近了一步。
近年来,袁隆平创新团队聚焦镉低积累水稻、耐盐碱水稻、小粒型机械化杂交水稻制种、再生稻等核心技术开展攻关,并取得了系列突破,为持续保持我国杂交水稻技术国际领先地位、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提供强有力科技支撑。
▲随着杂交水稻技术不断发展,我国粮食生产力将不断增强。图为湖南韶山丰收在即的稻田。(摄影:刘放明)
种子是农业的“芯片”,是农业现代化的基础。如何薪火相传,打造农业弦歌不绝的新高地?
柏连阳院士表示,未来,将充分利用技术、平台、人才等优势,锚定世界科技前沿,着力在杂交水稻重大新品种、镉低积累绿色水稻品种、杂种优势机理与固定技术、智能不育技术、绿色高效生产技术和科技创新平台、高水平人才队伍等方面下功夫。
中国工程院院士、水稻分子遗传与育种专家万建民说,要进一步提升杂交水稻的品质、抗碱性,同时,杂交水稻育种体系应该和抗育种体系、现代生物技术、信息技术相结合,提高育种效率,培育新品种。
本次会议的“头脑风暴”,本身就在激发创新的“种子”。
随着中国坚持立足国内保障粮食基本自给的方针,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持续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体制机制创新,记者有理由相信,中国的粮食生产能力将不断增强。
“中国人要有科学自信,要有屹立于世界之林的雄心壮志,心怀远大,在自己的工作和实践中,淡泊名利,敢于牺牲,为理想和信念甘于奉献。”谈到传承和创新,袁隆平的学生,曾长期担任袁隆平助手的李必湖教授说。
来源:红网
作者:欧阳林 陈奥男
编辑:高芹
本文为三农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