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增颜值、奔产值 “绣花”功夫让溆浦县雷坡村古村焕新

来源:红网 作者:邵佳丽 李杨文 编辑:王婷婷 2023-11-24 20:39:46
时刻新闻
—分享—

红网时刻新闻记者 邵佳丽 通讯员 李杨文 怀化报道

在雷坡村仅10.32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分布着溆浦县最大的传统建筑群。青山绿水间,一栋栋木质老宅依势而建、垒石而筑,错落有致。这是一个藏在群山中的传统村落,原本幽静的村落近来却多了一番热闹。

图片7.marked.png

怀化市溆浦县雷坡村,分布着溆浦县最大的传统建筑群,入选第六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

传统村落,又称古村落,是中国农耕文明留下的最大遗产。截至目前,怀化市共有187个村入列中国传统村落名录,数量位居全省第一、全国第四。其中,溆浦县是“全国传统村落集中连片保护利用示范县”,雷坡村是该县唯一上榜第六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的村落。

近年来,雷坡村加大传统村落的保护和发展,在支村两委和省供销合作总社乡村振兴驻村帮扶工作队的积极争取下,村里正通过“微改造”扮靓传统村落,以特色“小产业”激活乡村发展,让古朴村落焕发乡村振兴勃勃生机。

遵循“历史形”:“绣花式”微改造扮靓古村落

冬日的雷坡村,“旧地”升温——工匠们正对古民宅坡屋顶上的小青瓦进行检修,传统木构建筑上的雕花窗棂等细节也在精心修复中,不断铺设的石板路将各家各户串联在一起……古村落保护建设的如火如荼,勾勒出一幅美好“山居图”的动人轮廓。

图片8.marked.png

雷坡村古村落背山靠水面田,木质老宅依势而建、垒石而筑,错落有致,展示了当地千百年来的传统农耕文化。

雷坡村地处雪峰山脉,临近穿岩山国家森林公园和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居住着汉、侗、苗、土家、瑶等多个民族。传承了百年时光的雷坡村,保留着许多清代的古老建筑,大大小小的古宅、古树、古井、古桥、古庙等有近百处。

“这座桥始建于明清时期,桥上曾修有风雨亭,当时的这里热闹非凡,桥左开有铺长场,桥右有打油坊、碾坊,很多人经商赶集都要经过这里,包括来自娄底新化、邵阳隆回的生意人。老一辈村民都有很深的印象。”村干部刘时兴指着河道上的拱桥说,“古建筑是一方人的共同记忆,也是地域文化精神的象征符,修复古建筑也是修复乡愁。”

2022年,支村两委和省供销社驻村帮扶工作队精心准备申报材料,对村里传统建筑资源进行了全面摸排、核实、登记和挖掘,雷坡村成功上榜“第六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今年,雷坡村通过争取传统古村落保护项目资金,以“修旧如旧”的总原则实施“微改造”,对传统民居进行全面修缮,通过“绣花”功夫复现原貌,唤醒历史记忆,记住美丽乡愁。

图片9.marked.png

按照传统材料工艺,结合现代技术与方式进行的“微改造”,让雷坡村传统民居兼备实用价值和观赏价值兼备。

雷坡村的传统民居建筑采用木结构,上有门匾、门联、雕花等,下有木门槛和石基石,屋檐有翘脚、雕花,实用价值和观赏价值兼备。“按照传统材料工艺,结合现代技术与方式进行修缮、加固与复原,既与时俱进,又让传统民居得以原汁原味保留。”家住传统民居的村民张秋华对正在进行的保护修缮工作表示认同。

打造“现代芯”:特色“小产业”激活发展内生动力

传统村落的现代化改造和创新发展是乡村振兴背景下的重要课题。保护古村落,不止是在古建筑上的修修补补,更要老百姓在这里生活得有滋有味,乡村振兴需要产业兴旺来驱动发展。

静静躺在村庄腹地的小小古村落,反映着雷坡村独一无二的历史价值和文化价值,折射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天人合一等极富华夏农耕文明特质的生命旨趣。而在雷坡村的另一边,离古村落不远处,一个现代化年产150万棒的食用菌菌种标准化生产线已然落成。

图片10.marked.png

总投资190余万、年产150万棒的雷坡村食用菌菌种标准化生产线建成投产。

这条总投资260多万元的生产线单日可产菌种0.5万棒,年产值可达370万元,不仅能够保障溆浦县内菌种需求,还可部分向怀化市内和周边县供应,为村集体和村民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

近年来,各地通过发展“一村一品”“一镇一特”“一县一业”,把不少小产业、“土特产”培育成为当地农民的支柱产业。雷坡村的食用菌,就是在省供销社驻村帮扶工作队努力下,发展起来的鼓起村民“钱袋子”的特色产业。

眼下,正值凤尾菇成熟上市时节,雷坡村村集体种植的一万余棒凤尾菇喜获丰收。三座标准化设施大棚内,一排排整齐摆放的菌棒上长着一簇簇灰色的凤尾菇,工人们正忙着采摘、分拣、包装,连夜“抢鲜”送往附近市场售卖。

图片11.marked.png

雷坡村食用菌大棚内,一排排菌棒整齐摆放。

“一叶(茶叶)一果(葡萄)一菌(食用菌)一稻”是雷坡村的主要产业,在省供销社驻村帮扶工作队和小横垅乡党委、政府的指导下,雷坡村建立了“村产业合作社+产业带头人+农户”的模式,与村民形成了风险共担、互惠互利、共同发展的经济利益共同体。

图片12.marked.png

雷坡村里20余座羊肚菌钢架设施化种植大棚俯拍。

丰收的凤尾菇已售出4000余斤的同时,村里20余座羊肚菌钢架设施化种植大棚也已建成,将在春节前后迎来羊肚菌的上市销售,预计产值可达30万元。

不断发展壮大的集体经济,让村民的日子越过越红火,并因此受益颇多。雷坡村村支书刘华铁说:“2022年,我们村集体收入超过了25万元,今年争取突破50万元,而且村里挣的每一分钱都要花在大伙儿身上!”

图片13.marked.png

雷坡村拿出村集体经济收入成立“幸福基金”,用于村民服务、困难帮扶、表彰奖励、村民教育等方面。

从去年开始,在村民群众和爱心人士的支持下,村里拿出由村集体经济收入成立的“幸福基金”,向本村的准大学生进行奖励助学,共计为14名学生发放奖励金1.7万余元。

“把产业振兴放在乡村振兴的首要位置,是因为产业发展给农业农村农民带来的,不仅是一时的经济收入,更多的是长期的造血能力,以及持续推动其发展的内生力量。”省供销社驻村工作队队长李杨文表示,以历史文化记住美丽乡愁,以特色产业留住乡亲、护住乡土,村民有了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图片14.marked.png

如今的雷坡村基础设施不断完善,产业发展稳步向前,文明乡风根植乡间,一幅和美乡村新画卷正在徐徐展开。

现在的雷坡村,依然能从蜿蜒伸展的青石板路、充满桐油香的木板房中体悟“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的隽永诗意,而那常年低温的食用菌工厂、往来运输的冷链物流车,也让人感受到现代化给村庄注入的强劲脉动。古老与现代的融合,共同承载着当地老百姓对美好生活的愿望与向往。

来源:红网

作者:邵佳丽 李杨文

编辑:王婷婷

本文为三农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nny.rednet.cn/content/646755/68/13293527.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三农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