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乡村追梦人丨陈坤:山茶油出海记

来源:红网 作者:杨怡晴 欧阳钦君 彭舒婷 编辑:文婷婷 2024-06-03 11:52:25
时刻新闻
—分享—

编者按:乡村振兴,关键在人、关键在干。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需要一批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人才在农村广阔天地大施所能、大展才华、大显身手。乡村振兴,人才先行,湖南省农业农村厅联合红网时刻开设《乡村追梦人》第五期专栏,展现三湘大地翻涌而起的返乡创业热潮,以殷殷桑梓情书写新时代的“山乡巨变”,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力!

红网时刻新闻记者 杨怡晴 通讯员 欧阳钦君 彭舒婷 湘潭报道

5月份的一个早晨,一辆满载山茶油产品货车装运至香港港口,等待出口。一批印有“江山沁园”“沁椿堂”商标的山茶油走出湖南,“根据海关数据,这应该是我们湘潭地区的茶油首次出口至香港。”企业负责人陈坤颇为自豪地说道。

陈坤今年29岁,他卖茶油实在是件出人意料的事情。

高中时,陈坤便出国求学,在海外拿到了基础工程专业的硕士研究生学位。毕业后,陈坤却放弃了大城市的高薪工作,一头扎进了山林之中。

一个留过学的工科生却回家搞起了农业,这让不少人“大跌眼镜”。更让人吃惊的是,他真把这件事干出了成效,所生产的茶油不仅走出了湖南,还成功“出海”,远销至柬埔寨、新加坡等国家和地区。

YAGA2846.jpg

鸟瞰油茶基地。

“海归”涉农

将茶油推向更广阔市场

“海归”卖茶油,不少人把他的选择当作是“头脑一热”,只有陈坤自己知道,这个想法背后的深思熟虑。

2010年,15岁的陈坤独自一人背井离乡前往澳大利亚求学。几乎在同一时期,陈坤的父亲在老家湘乡市流转了1000多亩的山林种植油茶。当时谁也不知道,多年后,这1000多亩的油茶会成为陈坤创业时的“原始资本”。

孤身在外,倍感思乡,陈坤常常有意无意地找寻故乡的身影。某次购物时,陈坤发现超市的货架上竟然找不到他从小就食用的茶油。好奇心驱使他开始上网查资料,“我想知道,为什么在国外橄榄油能够得到广泛的认可,而我们中国同样优质的茶油却鲜为人知。”

也是在这个过程中,陈坤反反复复在网上看到一句话——世界茶油看中国,中国茶油看湖南。

陈坤的老家湘乡拥有悠久的油茶种植历史,早在上世纪六十年代当地的九雁村油茶种植就被国家林业部授予“样板工程”称号。2009年,湘乡市被确定为全国油茶示范基地建设县市。

20211109_104126.jpg

油茶果。

一个念头在陈坤心中酝酿、盘旋、升腾——将家乡的茶油推向更广阔的市场。他说:“我觉得农业不仅仅是一种生产方式,更是一种生活态度跟文化传承。”

2022年,陈坤回到了老家湘乡,接手了湖南江山沁园农业综合开发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湖南江山沁园”)。接手之后,陈坤开始创新油茶种植模式,并打造了自己茶油品牌——江山沁园与沁椿堂。

从此,他的生活开始与油茶绑定。

联农带农

蹚一条乡村振兴的“油茶路”

从最初的1000多亩到现在的5000多亩自有油茶种植面积,在陈坤手中,公司的油茶面积在短短几年间翻了近5倍。

20211109_113059.jpg

郁郁青青的油茶林。

除了自己种,陈坤也开始发动农户一起种。但令他意外的是,许多农户都不愿意种植。深入走访后,陈坤了解了农户的顾虑。“油茶果生长周期长,有‘五年结果,一年一收’‘十斤茶籽,两斤油’的说法,大家的积极性不高。”

为了尽可能打消农户顾虑、让大家增收创收,陈坤在自有基地上做起了“实验”,探索新的种植模式。他试着在油茶林发展“林下经济”,养殖鸡鸭猪等家禽,也尝试过油茶树下套种中草药材。

经过多次试验,陈坤团队最终摸索出了“油茶树—黑山羊—鱼”生态闭环种植模式。“这不仅降低了茶油的生产成本,还稳定提升了产品的产量和品质。”陈坤介绍道,现在大家种植油茶的积极性越来越高了。

IMG20230722093151(1).jpg

油茶基地散养的黑山羊。

据了解,陈坤的公司提供了76个就业岗位、600多个季节性工作岗位,每年发放劳务工资200多万元。此外,辐射带动1100户农户开展有机茶油生产,户平均增收约5000元。

从种植到加工,陈坤也在探索茶油的更多可能性。

不到两年的时间,他带领团队自主研发了6项专利,涵盖了油茶果加工的清洗、上料、导料、搅拌、粉碎、过滤等步骤,并与其他企业合作研发以油茶为原料的洗发水、沐浴露、香皂等多种产品。

值得一提的是,陈坤还利用废弃的油茶果壳制作出了床垫。要知道,一颗油茶果75%的组成部分是壳,油实现茶壳废物利用才是真的“将油茶的价值挖掘到最大化”。

“返乡创业这几年,我发展农业的信心越来越足。”陈坤笑着说道:“搞农业不能光靠情怀,还要保持敏锐的市场洞察力和应对能力,不断调整战略和策略。”

向外延展

擦亮地方农业名片

海外求学近十年的经历,让陈坤开阔了眼界,同时也积累了人脉圈和资源池,这无疑有益于他带领茶油“出海”。

陈坤的合伙人就是他在澳大利亚留学时的同学许少堂。回国前,陈坤告诉许少堂自己决定回家创业,推广山茶油产品。没想到两个人一拍即合,决定一起创业。

利用自身的海外资源,陈坤积极与国外建立联系。目前,他已经带领公司在柬埔寨设立了东盟分部,辐射东南亚国家及地区。“我们不仅将自己生产的茶油及其衍生品向外推广,还计划将湘乡烘糕、壶天石羊等农特产品通过外向型的市场化营销带出湖南、带出中国。”陈坤说道。

IMG_20240522_142906.jpg

等待出口香港的茶油。

此外,当地政府也给予了陈坤不少支持,如指导种养殖技术、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助力品牌推介等等。前不久,陈坤就带着自己的茶油产品参加了“湘品入湾”产销对接活动。

六项发明专利、一条年产1500吨茶油的全套食品级不锈钢生产线、一间高标准化验室……如今,陈坤的油茶生意越做越红火。

与此同时,以一个“山茶产业公司”起步,陈坤正带领公司将“触角”延伸至更广阔的天地。

1月22日,湘乡市乡村振兴“两茶两羊”体验中心在湘乡经开区揭牌,由湖南江山沁园投资建设并负责运营。对于陈坤而言,这无疑是一个新的机遇。

98640a35-34a1-4bd8-9bad-283f192678b5.jpg

湘乡市乡村振兴“两茶两羊”体验中心在湖南江山沁园农业综合开发有限公司揭牌。

所谓两茶两羊,便是茶叶、油茶以及壶天石羊和羊奶。近年来,湘乡市正在打造“两茶两羊”为代表的农业特色产业,并推出了一系列利好政策。

“我相信,两茶两羊作为一个产业打包有助于擦亮湘乡的农业品牌。对于我们公司来说,这对于品牌建设、产品销售都有很好的促进作用。”陈坤说,

这位新农人,正一步一个脚印地行走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

来源:红网

作者:杨怡晴 欧阳钦君 彭舒婷

编辑:文婷婷

本文为三农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nny.rednet.cn/content/646840/95/13965099.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三农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