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生猪产业体系赴东帝汶开展生猪养殖技术援助工作。
生猪养殖基地。
红网时刻新闻7月15日讯(通讯员 郑仁乐)近日,湖南省生猪产业体系湘中试验站站长孙建帮与湖南省畜牧兽医研究所副研究员左剑波领衔的专家团队,赴东帝汶开展为期两个月的生猪养殖技术援助工作。
在实地考察期间,专家团队先后走访了杂交水稻研究中心示范养殖场、湖南愿成现代化养殖基地以及中国-东帝汶产业合作园区等重点项目。并通过系统化培训课程、专题研讨会及实地走访调研相结合的方式,围绕疾病综合防控体系构建、饲料营养配比优化、人工授精技术推广、种养循环模式应用等关键领域开展技术指导。
东帝汶马拉图托省农业厅厅长JOSE SOARES对此表示高度认可。他指出,该项目的实施显著提升了当地养殖户的专业技能,有力推动了东帝汶生猪养殖产业的可持续发展进程。
中国驻东帝汶使馆赵锁成参赞充分肯定专家团队工作成效。他强调,应依托湖南省的技术优势,积极输出中国技术标准,深化国际产能合作,探索形成一套可复制推广的热带地区生猪产业发展方案。此举既能有效满足东帝汶国家产业发展的迫切需求,也契合我国农业技术国际化战略及“双循环”发展格局的深层要求。
作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战略节点,东帝汶在其《2020-2030国家发展战略规划》中将畜牧业确立为重点发展产业。调研数据显示,该国生猪产业年供需缺口高达3.5万吨,本土养殖业面临疫病防控体系薄弱、饲料转化效率低下、种猪品质退化等多种问题,导致生猪存栏量严重不足,出栏率仅维持在40%左右的低水平。当地市场潜力巨大,养殖利润空间可观,发展前景广阔,但当地普遍面临饲料原料供应不足、兽药短缺、专业技术人才匮乏等发展瓶颈。“需要定期邀请中国专家团队开展技术指导,建立长效技术帮扶机制。”当地多家养殖企业负责人表示。
来源:红网
作者:郑仁乐
编辑:李丽璇
本文为三农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