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时刻新闻7月30日讯(通讯员 何俊)随着盛夏高温持续,湖南省迎来35℃以上湿热天气“烤”验。极端高温高湿环境对生猪生产造成多重威胁:热应激加剧、采食量下降、繁殖性能受损及疫病风险攀升,直接影响养殖效益。为帮助养殖户科学应对,湖南省生猪产业技术体系专家结合湖南实际,提出以下应对措施:
物理降温:多管齐下打造清凉屏障
通风换气是降温基础。养殖户需全面检修风机、湿帘系统,重点清理叶片积垢及湿帘水垢,确保设备高效运转。清晨、傍晚及夜间应开启全部通风设备,利用昼夜温差蓄冷。湿帘与负压风机协同降温效果显著,可降低舍温5-8℃,但需保持水质清洁以防藻类滋生。
针对不同时段,采取差异化降温措施:高温干燥时段启用湿帘,高温高湿时段则通过屋顶遮阳网、猪舍周边种植藤蔓植物形成生态绿墙,减少辐射热;早晚凉爽时段对育肥猪、公猪及哺乳母猪进行体表间歇喷淋,仔猪可用轻柔喷雾降温。严格控制饲养密度,避免拥挤加剧热应激。
精准饲喂:营养调控筑牢抗病基础
调整高温期的饲喂策略,将70%饲料的投放集中在清晨5点前及夜间19点后,减少高温时段投喂量。日粮配方应适度提高能量及氨基酸水平,并添加维生素C、维生素E、电解质等抗应激成分,同时加入复合酶制剂、益生菌改善消化功能。
饮水管理是关键防线。需确保饮水器充足且水流顺畅,定期清洗消毒水线,提供深井水等清凉卫生水源,必要时可在水中添加冰块降温。饮水中持续补充电解质及维生素C,是成本最低、效果最直接的抗应激手段。
生物安全:全链条防控筑牢健康防线
卫生消毒需强化频次,每周2-3次对猪舍地面、墙壁和料槽等进行带猪消毒,及时清理粪尿以降低氨气、硫化氢浓度。疫病监测应增加巡栏频次,重点观察体温、采食量、呼吸频率及粪便状态,发现异常立即隔离并精准用药,杜绝抗生素滥用。
核心疫苗如猪瘟、口蹄疫等需按时保质完成免疫程序,高温可能影响免疫应答,需确保基础免疫效果。针对保育猪等易感群体,可在兽医指导下短期使用黄芪多糖等免疫调节剂。同时,设置挡鼠板、安装纱窗、清理粪污积水,切断老鼠蚊蝇传播路径。
特殊群体:差异化护理保障生产性能
哺乳母猪需优先保障卫生清洁的清凉饮水,产房温度控制在28℃以下,采用湿拌料并增加饲喂次数,日粮中适量添加油脂及葡萄糖快速供能,必要时在颈部滴水降温。仔猪护理需平衡保温与降温,确保保温箱区域温度达32-34℃,辅助弱小仔猪吃足初乳。
公猪群应重点保护睾丸以确保精液品质,做好持续有效降温并避免高温时段采精,日粮中添加维生素E、硒等抗氧化剂。
未雨绸缪:应急准备降低突发风险
提前储备风机电机、水泵等易损件和燃油,检修电路并配备调试好发电机,防范停电风险。同时备足抗应激添加剂、优质饲料原料、疫苗、急救药品等,制定停电、极端高温等应急预案并开展演练。
通风降温是基础,清洁饮水是生命线,营养调控是核心,生物安全是保障。通过科学、细致、持续的管理,可最大限度降低高温损失,为生猪产业稳定发展保驾护航。养殖户需立即行动,将技术措施落实到每一个栏舍,共同打赢这场“高温保卫战”。
来源:红网
作者:何俊
编辑:李丽璇
本文为三农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