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水稻秸秆提质加工饲料化技术

来源:科普湖南在线网 作者:陈东 编辑:李丽璇 2025-08-27 16:11:55
时刻新闻
—分享—

一、背景与现状

我省作为水稻主产区,年产水稻秸秆约2650万吨。以往,大量秸秆被就地焚烧或随意堆放,不仅导致资源浪费,也加剧了环境污染。随着农业科技不断发展,水稻秸秆饲料化利用为这一难题提供了系统性解决方案。

二、技术原理与核心优势

水稻秸秆提质加工饲料化技术以水稻秸秆为主要原料,混合地源性农业副产物,通过菌酶(以植物乳杆菌为主,粪肠球菌、纤维素酶和半纤维素酶等有益微生物质为辅)协同配伍发酵处理。发酵前,将秸秆切短至5~8厘米,混合物水分控制在60%~75%;混合均匀后,压实密封创造厌氧环境进行发酵。

通过本技术发酵处理,每公斤水稻秸秆所含的总能量能够提高超过100万焦耳,中性洗涤纤维和酸性洗涤纤维降低10%以上,总可消化养分增加6%以上,有效提升秸秆的营养价值和饲用性能。微生物在发酵过程中分解秸秆中的纤维素、半纤维素等结构性碳水化合物,可生成易于牛羊消化吸收的糖类、有机酸等物质,同时提高营养价值,显著改善适口性,增强草食家畜采食积极性。

三、创新供应链模式

该技术依托“种植户—收储加工中心—养殖场”一体化供应链模式。水稻收获后,种植户直接将秸秆通过机械打捆运,送至收储中心;收储加工中心就近利用周边农业副产物(蘑菇渣、酒糟、罗汉果渣、甜叶菊渣等),根据不同动物种类、不同品种以及目标动物不同生理阶段的营养需要,配方定制发酵饲料。经过加工调制后,生产优质秸秆饲料,稳定供应养殖终端。这一体系既缓解了种植户秸秆处置压力,又为养殖企业提供了成本更低、供应稳定的饲料资源。

四、示范成效显著

娄底某牛场示范数据显示,采用该技术处理的菌酶协同发酵秸秆饲料与普通干稻草相比,育肥牛生长性能明显提升,日均经济效益增加6.6元/头。

五、生态与社会效益突出

该技术还带来显著的生态效益。秸秆饲料化利用从源头减少露天焚烧,降低大气污染,助力打赢蓝天保卫战;同时,秸秆过腹还田推动粪肥资源化利用,改善土壤结构,提升地力,实现农业生态良性循环。

来源:科普湖南在线网

作者:陈东

编辑:李丽璇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三农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