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攸县“三链”织经纬 秸秆产业动能强

来源:红网 作者:梁瑞红 编辑:李丽璇 2025-11-19 17:17:36
时刻新闻
—分享—

攸县1.marked.jpg

攸县召开2025年秸秆综合利用工作推进会。

攸县3.marked.png

秸秆颗粒。

攸县2.marked.jpg

秸秆打捆机。

红网时刻新闻11月19日讯(通讯员 梁瑞红)近日,攸县召开2025年秸秆综合利用工作推进会,系统总结全县秸秆资源化利用成效,谋划下一步发展方向。近年来,攸县紧抓中央财政秸秆综合利用试点县建设机遇,以燃料化利用为突破口,创新构建“责任链、收储链、价值链”三链协同体系,推动秸秆从“生态包袱”向“绿色财富”转变。

据统计,2025年攸县新增秸秆打捆机等专用设备72台,完成中晚稻收割59.55万亩,其中秸秆粉碎还田41.4万亩,离田利用16.6万亩,综合利用率稳定在95%以上,秸秆资源高效利用和农业绿色低碳转型的基础不断夯实。

织密“责任链”,凝聚工作合力。县委、县政府将秸秆综合利用列为重点议题,成立由分管副县长牵头的工作专班,压实县、乡、村三级责任。县委书记、县长、分管副县长多次深入企业和田间开展调研,通过屋场会、党员带头、入户讲解、发放告知书等方式宣传政策与技术,农技人员现场演示还田操作、测算地力效益,帮助群众算清“生态账”“经济账”。县农业农村局组建专家指导组,覆盖全部乡镇,推动“一乡一策”落地。今年共落实项目资金908万元,包括中央财政资金658万元、省级配套93万元、市县统筹资金157万元。

畅通“收储链”,强化体系支撑。攸县系统构建秸秆收储运网络,积极培育专业化实施主体,创新“收储—加工—利用”联动模式。截至目前,累计建设收储厂房10950平方米,今年新改扩建县级收储中心1个、镇级收储点2个、村级收储网点3个,新增面积6000平方米,形成层级清晰、运转高效的收储体系,年收储能力突破2万吨。同时,重点扶持3家秸秆燃料化利用企业,年可消纳秸秆3.5万吨。

提升“价值链”,推动高质利用。攸县坚持“还田为主、离田为辅”,对项目区内已覆盖地块实行秸秆应还尽还,项目区外秸秆优先进行燃料化、饲料化利用,零星分散秸秆纳入集中清运体系,实现全域资源化、无废弃利用。在此基础上,推动秸秆利用从燃料化向工业化、高值化拓展,构建“离田—加工—应用”区域循环产业链,实现秸秆从“田间废弃物”向“市场商品”的价值跃升,促进产业链深度融合。

通过“责任链、收储链、价值链”三链协同、同向发力,攸县秸秆综合利用工作取得显著成效,不仅破解了秸秆“无处去、处理难”的困局,更在推动农业产业转型升级中跑出了“加速度”,为区域农业绿色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来源:红网

作者:梁瑞红

编辑:李丽璇

本文为三农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nny.rednet.cn/content/646955/53/15442869.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三农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