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谷飘香秋收忙。唐兰荣 摄
生态养鸡巧致富。谭佩芳 摄
共享丰收的喜悦。刘安元 摄
甜蜜的事业。李奕霖 摄
和美乡村绽芳华。曾海波 摄
乡村学校的美好“食”光。黄敏 摄
舞出农家新生活。唐兰荣 摄
瓜果满园香满径。唐兰荣摄
编者按:乡村振兴,关键在人、关键在干。2025年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五年过渡期收官之年,是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关键之年。为展现全区乡村振兴成果,衡阳市珠晖区联合红网时刻推出《大地答卷·印记》《大地答卷·人物》《大地答卷·图景》系列报道,用一幅幅令人振奋的新画卷渐次展现乡村振兴的“最靓颜值”,用一个个“追梦人”的坚守与奉献,谱写乡村振兴的“青春之歌”,用一句句发自肺腑的暖心之言,讲述乡村振兴的“动人故事”。
红网时刻新闻 通讯员 唐兰荣 衡阳报道
如果说春天是播种希望的季节,那么秋天就是品味收获的季节。
平坦村道户户直通、农家小院温馨别致、浓厚乡韵令人流连……如今在衡阳市珠晖区,一个个精心打造的美丽乡村正在诠释着农民群众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的丰富内涵。
变化翻天覆地,美丽乡村建设带来的利好,体现在群众口中的桩桩件件。
什么是新农民?衡阳波哥现代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周波说:“把家乡的‘衡阳鱼丸’打造成品牌,通过网络卖到全国各地!还要做做‘臻味周记’鱼头粉,又是一笔新收入。”
什么是新农村?茶山坳镇皇田村村民高勇说:“以前‘脸朝黄土背朝天,收成只能靠老天’,这些年,我们村里变化特别大,新修的通村产业路连通8家企业。产业兴了,乡村美了,村民富了,一起把村里打造得更美了。”
什么是新生活?酃湖乡上托村69岁的村民刘声福说:“生活设施不用愁,用上了自来水,通村公路修到家门口,空闲了还可以跳跳广场舞,日子过得很惬意。”
去年,珠晖区产业振兴的动能更加强劲,产品网络销售总额达2亿元,群众家门口的幸福感也更加充实,脱贫人口务工就业达到1418人。茶山坳镇卫生院、酃湖乡卫生院达到国家“优质服务基层行”活动推荐标准,困难群体医保参保率达100%。全区39个村集体经营性收入达1286.39万元,其中100万元以上的村2个,收入增幅超过30%的村集体达50%,珠晖乡野间,农民“向往的生活”正徐徐展开。
来源:红网
作者:唐兰荣
编辑:蒋楠
本文为三农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