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衡阳县:早稻开镰收割 农民抢抓农时忙“双抢”

来源:红网 作者:易建军 吴展名 宋美君 编辑:王新凤 2024-07-09 09:36:31
时刻新闻
—分享—

图片1.marked.png

衡阳县早稻陆续成熟,迎来丰收。

图片2.marked.png

种粮大户朱乐正组织两台联合收割机在田间来回作业、收割早稻。

图片3.marked.png

金灿灿的稻谷收割装车、再转运到烘干中心进行烘干。

红网时刻新闻7月9日讯(通讯员 易建军 吴展名 记者 宋美君)7月上旬,早稻陆续成熟,迎来丰收,衡阳县各地农户抢抓晴好天气,抢收早稻,抢种晚稻,为全年粮食增收打基础。

在衡阳县蒸水河畔的粮食生产万亩示范片,金色的稻浪迎风翻滚,沉甸甸的稻穗压弯了稻杆,种粮大户朱乐正组织两台联合收割机在田间来回作业,将金灿灿的稻子收割下来,卸载在田埂上的货车上,再转运到烘干中心进行烘干。

早稻开镰,意味着一年一度的“双抢”开启。种粮大户朱乐今年种了2000多亩双季稻,为了不误农时,他还添置了几台新型收割机、耕田机和插秧机,采取边收边种,无缝对接,得益于良种、良机、良法的推广应用,他的种粮效益大幅提升。

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让种粮大户减少了人工成本,也提高了亩产和抗风险能力。尽管今年遭受长时间强降雨,但通过工厂化育秧、全程机械化、农机农艺融合,将恶劣气候带来的整体影响降到了最低。这种“中早39”早籼稻,专用于米粉加工,产量高、效益高,市场供不应求。

今年,衡阳县早稻种植面积44.5万亩,预计“双抢”农忙将持续到7月底,该县还依托各地农事综合服务中心,开展“十代”模式农业社会化服务,引领粮食生产经营的专业化、标准化、集约化和绿色化,促进融合发展,让农民能够更加省时、省钱、省力、省心,并保障粮食丰收。

来源:红网

作者:易建军 吴展名 宋美君

编辑:王新凤

本文为三农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nny.rednet.cn/nograb/646841/91/14083073.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三农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