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阳县仁义镇召开2025年水稻机插机抛工作推进会。
红网时刻新闻7月18日郴州讯(通讯员 黄卓琳)“突突突...”七月的田野上,桂阳县仁义镇白云村机插手彭义军在田里穿梭,翠绿的秧苗如植棉般铺展。
“我的‘好搭档’这个月已经插350亩了,下个星期工期也排满了!”他黢黑的脸上满是笑意。
仁义镇是典型的农业大镇,“烟稻轮作”是主打产业,种植面积达3.5万亩,这种模式既能提高土地利用率,又能实现“一田双收”。
随着今年的烟田陆续采摘结束,仁义镇迎来了烟后稻抢时下田的“黄金期”。如何抓住这个关键时期,机插社会化服务绘出了现代农业的生动画卷。
入户宣传、签订社会化服务合同。
早在 4 月初,仁义镇推广水稻机插机抛工作部署会就划出时间表、任务图,清单化推进,镇村干部、合作社、农技专家下村入户,利用屋场会、敲门入户等形式点对点算“经济账”,一对一签订服务合同,实打实讲解机插市场前景、适用范围、功能优势。
“以前总怕机器插秧伤了苗,现在亲眼一看,这行距株距比人工插得还匀溜!”“专家说,机插可以解放双手,原来种水稻也能‘躺平’啊!”平岗村农户王知六惊喜地说。
同鑫合作社育苗播种。
以5个农业专业合作社为依托,调配育、耕、插、防、收、烘、储等农机800余台,应用集中育秧、飞防植保、新能源烘烤、耕水肥一体等20余项新技术,培育农技指导员、农机驾驶员等技术人才140余人,对机插过程中的品种选择—育苗选址—播种—集中育秧—预期管理—田间机插—机插后跟踪7个关键环节实行全链条管理,镇督导组还会对机插后的田块进行跟踪管理,让农户享受机插一条龙服务。
同鑫水稻合作社育秧大棚。
“育秧有集中大棚,插秧有专业机手,连烘干都有新能源设备,以前都是请人弯腰插秧,现在全程都不用我操心了,种植进度还能较之前能提升5倍,亩均节省人工成本120元,再也不用担心‘双抢’时节找不到人干农活了。”种植大户唐细平满意地说。
机插作业现场。
推出“田等机不超过3天、机等田不超过2小时”的硬承诺,农户可通过村微信群提交机插申请,管理员实时汇总需求后,由合作社统筹调配机手、农机,实现“农户-田块-农机-农机手”无缝对接,同时,合作社还为农户打造了“合同+保险”的专属兜底机制,进一步降低投入风险,让农户吃下“定心丸”。
仁义镇白云村机插作业现场。
“签晚稻机插社会化服务合同就送双保障,亩产保底1100斤,还给买农业灾后保险,大家都可以放心选择机插。”金盈合作社理事长刘典冲说。截至目前,仁义镇累计签订协议900份,覆盖机插面积10800亩。
夕阳下,连片的秧苗在风中舒展,与远处的烤烟房、近处的农机构成一幅生机勃勃的田园画卷。“你看这苗齐、行直、棵匀,今年又是个丰收年!”彭义军望着眼前的“新风景”,油门一踩,插秧机向着下一片稻田驶去,留下一路希望的涟漪。
来源:红网时刻
作者:黄卓琳
编辑:沈馨
本文为三农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