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湖南:颗粒归仓“双抢”忙

来源:人民网 编辑:李丽璇 2025-07-18 16:02:38
时刻新闻
—分享—

颗粒归仓。人民网记者 刘宾摄

颗粒归仓。人民网记者 刘宾摄

大暑将至“双抢”忙。在长沙市望城区茶亭镇一片稻田中,收割机轰鸣着劈开金色稻浪,吐出秸秆,把饱满谷粒吞于腹中。往返数趟后,停在田边,将满腹金黄一股脑儿倾泄在运粮车上。

“今年风调雨顺,早稻丰产,亩产超过1100斤。”90后种粮大户姚鹏飞笑道。他种了1170多亩双季稻。

车辆满载着散发清香的新鲜稻谷来到合作社烘干厂。“一共有6台烘干机组,这几天24小时运转,日烘干能力超过100吨。”姚鹏飞介绍说,粮食烘干后,直接在当地存储和加工。他还专门为大米注册了“新乡贤”品牌,市场销量不错。

2013年,当时23岁的姚鹏飞返乡,成为一名“新农人”。“最开始,只有50多亩水稻。如今,合作社有5个育秧大棚,总面积1.1万平方米;有各类农业机械设备近30台。”他说,从“小打小闹”起步,到现在实现了水稻耕、种、防、收全程机械化作业、“一条龙”发展,并为周边农户提供代种、代收、代烘干、代加工等社会化服务,这些年,自己在农村这片广阔天地,干得风生水起、大展拳脚。

“一台收割机一天最多能收近百亩田。机械化大大提高了‘双抢’效率。”姚鹏飞说,下半年,他打算新建一条水稻秸秆综合利用生产线,以秸秆为原料造颗粒燃料,供烘干机使用,节能又环保。

据湖南省农业农村厅提供的农情调度数据,今年全省早稻播种面积1819万亩,目前已收割超过八成,晚稻播种正加速推进。放眼三湘,颗粒正归仓!

90后新农人姚鹏飞查看晚稻秧苗长势。人民网记者 刘宾摄

90后新农人姚鹏飞查看晚稻秧苗长势。人民网记者 刘宾摄

良田沃野。人民网记者 刘宾摄

良田沃野。人民网记者 刘宾摄

收割机在稻田穿梭。人民网记者 刘宾摄

收割机在稻田穿梭。人民网记者 刘宾摄

收割早稻。人民网记者 刘宾摄

收割早稻。人民网记者 刘宾摄

育秧大棚里的晚稻秧苗。人民网记者 刘宾摄

育秧大棚里的晚稻秧苗。人民网记者 刘宾摄

来源:人民网

编辑:李丽璇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三农频道首页